跳到主要內容

禿頭生髮研究現突破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23日 21:35
2013年10月23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治禿頭有新方法,是將可令毛髮生長的毛囊倒掛培植,然後重新植回禿頭處;一項英美聯合研究將培植的細胞注入老鼠背上試驗,結果能長出毛髮。皮膚科醫生史泰祖指新方法是數十年來的突破,這一代有望治禿頭。


治禿頭新方法由英國杜倫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研究人員合作研發。哥倫比亞大學資深研究員Angela Christiano表示,40年來已知用真皮乳突細胞(毛囊細胞)可培植更多毛囊細胞,毛囊細胞移植在老鼠身上可長出毛髮,但人的毛囊細胞雖可培植出細胞,卻無法長出毛髮。


倒掛培植 移植後可生髮

Christiano與杜倫大學合作伙伴發現,老鼠毛囊細胞是一團團,研究員認為傳統培植人類毛囊細胞是平放培植,細胞無法形聚成一團團,於是將培植方法改變,將3000粒毛囊細胞放在培植碟上倒掛,倒掛的重量將細胞形聚成一團團,產生立體效果,有利毛囊細胞互相傳遞生長信息。


老鼠實驗成功 仍有問題待解

研究員在7名脫髮男性的毛囊內抽取真皮乳突細胞,再將培植細胞倒掛,並植入培養器中的新生兒無毛髮的包皮內,然後將這些重組細胞植入小鼠的背部皮膚。6周後,移植的7塊皮膚有5塊長出新毛囊,隨後還長出小量毛髮。分析顯示,毛囊來自人類。


不過研究人員指出,部分毛囊細胞長出的毛髮仍很小量,如何控制新毛囊長出理想顏色和質地的毛髮,仍是有待解決的另一關鍵問題。


史泰祖醫生說,新方法是一項突破,現時治禿頭的方法是在俗稱「後尾枕」(不易脫髮的地方)抽出連毛囊的頭髮,並移植到前額禿頭位置,令禿頭變成有頭髮,但不會長出新頭髮,後尾枕亦會形成微禿。新方法則可使禿頭長出毛髮,若技術得到改良普及,這一代有望醫治禿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