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京房產調控思路 轉向供應着手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25日 06:35
2013年10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前天出台房地產調控新政,對於筆者來說意義重大,或預示中央對房地產調控的新方向。為什麽呢?


前兩周深圳出台房地產調控新政「深八條」,最令人注目的是「加強差別化信貸政策執行力度,人民銀行要抓緊研究調整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旋即引來各方擔心中央的調控是否再升級,尤其是對需求面的進一步打壓。然而,前天這個被稱為「京七條」的北京房地產調控新政,最突出的一點卻是強調增加供給,而非如往次般將遏抑需求作為重點。另外,這次亦完全看不到什麼「房價遠遠沒有回歸到合理水平」、「房價上漲過快」之類的「凶話」。


昔主力壓需求 今重增供給

具體內容上,「京七條」提出了「自住型商品住房」的概念,售價比周邊低30%,另外規定購買此類住房後5年內不得上市,5年後上市收益的30%要上交財政。買家方面,本市戶籍無房家庭及現有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輪候家庭可優先購買。土地方面,「自住商品房」採用「限房價、競地價」的方式出讓。數量方面,今年底要增加2萬套,根據中金的報告,這個數目約為北京市年供應量的20%左右。明年的目標是5萬套。


這次「京七條」的亮點除了從「壓需求」轉為「增供給」外,另一方面是突出「分層管理」的思路,即大幅增加中小型住宅以滿足中低收入的自住需求,而投資需求則以稅收及貸款來管理。有投資者或擔心前天北京提出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政策、高端有控制」的房地產市場總體思路中的「高端有控制」,指的是要控制高端項目樓價。根據內地媒體引述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的解讀,所謂「高端有控制」並不是指控制房價,而是指控制高端商品房供應在全市新建住宅中的比例。總體來說,「京七條」或對中低價的小戶型住宅價格有壓力,對豪宅的影響應該有限。


中小住宅價格或有壓力

這次「京七條」的另一個重要的信號是,其他城市會否仿效北京從「壓需求」轉為「增供給」呢?筆者認為要取決於該城市的客觀供需條件,如深圳因土地供應少,所以難以大幅增加供給,只好繼續調控需求。無論如何,筆者認為往後調控的影響會愈來愈少,個別公司的經營狀况更主導股價。


股飈

gubiao388@gmail.com

逢周一、二、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