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郭鋒是老派演員,很低調。
在七八十年代,是力捧小生,叱咤一時;42年演藝路,當過無綫、麗的(亞視前身)、亞視兩台臣子,演出超過150套電視劇;《創世紀》的霍景良,《尋秦記》的呂不韋,深烙幾代人的腦海。
手無視帝獎座,身無萬千星輝,但香港人必然記得,在無數光影中,他那一臉張弛有力的輪廓;必然看出,在那鱗亮雙目中,有戲。
藝員
學一籃子技藝 周身刀
老戲骨說,技藝,來自人間眾生相,「生活,就係吸收。我記得你個人係點,你嘅眼神係點,呢啲係演員要吸收嘅嘢。演咩角色,就係喺個腦到,再演番出嚟。」演戲,是一種無限創造,「一句對白,好多方式,唔同講法,大細聲,點樣運用,唔係求其就好戲。」
藝人的塑成,始於肥沃土壤。郭鋒在1970年投身國泰電懋受訓,該公司自老闆陸運濤撞機去世後經營不善,至該年更大量裁員,導致他失去簽約機會。次年改投無綫,成為第一期電影電視訓練班演員,名副其實「親生仔」。兩年演練,一身功夫,靠的是老師傅。他憶到,當年的老師都是演藝界資歷深厚的前輩,名導劉芳剛、朱牧,大師鍾景輝、陳有后等;學的是戲劇理論、電影常識、配音、化妝、話劇、司儀、編劇,更要習空手道、國術、芭蕾舞中國舞現代舞等。學一籃子技藝,都與身體有關,「一個演員除咗係戲劇實習理論方面,肢體語言都好重要,你的靈活性係嗰度出嚟」。演員的身體,不是賣錢的殼,不是襯托商品的布景,它是傳遞形神意緒的載體。今日一場戲逐幕拍,昔日卻是一場戲拍到尾,「以前是拍三機,好似舞台一樣」,「做戲時,你會知演員嘅靈活性、肢體語言、走位,都係唔同嘅,因為你一出嚟係整個人,成個人睇晒。」
人才
師承老前輩 老闆出錢培訓
那個年代,演員能擁有作為人的整全;天無際,地無界,東家西家各爭鳴,只需要你踏實致志,「出到嚟做嘢,整個社會係做好嗰樣嘢,成個社會嘅態度係生長緊,有新意,公司同公司良性競爭,係開放嘅」。郭鋒描述的昔日,有種萬物初生的勃發;那時代的人,帶着專注而拼搏的氣概,「邵逸夫打入電視市場,都無咩經驗,但係佢搵啲叻人幫手」。拍攝部分,便找來電機學博士,出錢培養攝影師到澳洲受訓;演藝部分,就邀來粵語片泰斗鄭君綿、梁醒波主理訓練班,育澤新晉,「全部都係老前輩培育我哋,我哋好榮幸喺嗰個時代經過」。藝技的承傳,源自無私交會,也要有老闆的牽線支援。
「以前七點啲人返晒屋企睇電視」
七十年代中期,競爭的號角聲響徹五台山,挖角潮湧向兩大台。麗的有瘋狂導演麥當雄的《十大奇案》系統,電視熒幕成為反映香港社會時事的鏡;無綫則有《京華春夢》、《奮鬥》、《千王之王》等,公仔箱就是藏滿奇情故事的光影盒;鬥得翻天覆地,但郭鋒說,很開心,「當時我哋拍嘢,無綫啲老細,例如鬥到一啲節目我哋要通宵達旦,佢哋嚟探班,噓寒問暖打氣,好似王生(王維基)對我哋一樣,唔講人工,唔使提㗎!總之鬥啦!」 公平競爭的快樂,令小城百花齊放,「以前香港係領導地位,到七點鐘成條街係無人,返晒屋企睇電視。東南亞嘅人嚟香港,都係喺酒店睇電視。我同我太太去星馬泰印尼菲律賓登台,落機,一隊車隊有晒保鑣、警車開路,好誇張」。昔日無綫每年製作的二至三千小時節目中,就有一千小時向二十五個國家輸出;亞洲地區的觀眾,透過劇集也能辨認出香港文化的味道,為之神往。
電視劇
要有態度 出嚟先有味
「劇要有佢嘅態度,出嚟先至有味。」郭鋒說,電視劇的靈魂,是台前幕後整全的合作,由每個崗位的人的堅持致志,淬煉而成。導演的心思、編劇的雕琢、幕後人員的精準、還有演員的自重,「演一個角色,要幫佢寫自傳,要尊重角色。」每一套戲,性質為何,不同套路有不同方式;對白的運用,溝通的語氣,經過不同關係的位置、環境,從而過濾出獨特的况味。
由頭直落係菲林無得cut
「以前我哋拍攝,先有晒劇本,然後有一日,好似話劇咁排咗先,畀晒floor plan你睇,好似做舞台劇咁。到拍攝嗰日,朝早入廠,一點鐘收工,拍一集!」,「由頭直落係菲林,無得話去到邊度停咗,cut開佢,或係現場add落去,無㗎!去到最尾嗰個守尾門,一講錯對白,個個望住你。」老一輩做戲,真槍實彈,幕幕都是一場技藝展現,「入廠做無得揸劇本,我哋呢啲新仔,好驚㗎,打晒冷震。老前輩記對白真係無得頂㗎,好似馮淬帆好多老演員,記埋其他演員嘅對白,去到邊度佢會提你!唔係好似家咁,壓縮嘅!飛紙仔、吞生蛇!」
令電視工作者既畏又敬的拍攝日子,一去不復回。本是連貫流暢的戲被斬件,逐個逐個shot拍,即便導演,都迷失畫面中,「感情要畀,總之你對白係嬲咪嬲,對白係笑咪笑囉,總之做齊喜怒哀樂咪係囉!咁已經缺乏咗演員對角色嘅觀念,前文唔知,下理唔知,對唔住,唔知發生咩事」。拍攝手法劇變,不為追求技藝的進步,卻是為速度、數量、盈利。
電視霸權
制度層級謀殺電視人尊嚴
在電視圈42年,郭鋒看盡繁花背後的蒼涼辛酸,但他一貫內斂,儘管心裏有痛、有火,但仍是溫善處世。電視市場在八十年代後期進入一台獨大局面,當日朝氣勃發、無分你我的新公司,慢慢長成層級分明、制度繁複的巨擘,更生出兩隻遮天大手,擰熄一個又一個逐夢者的想望,榨取其勞力以自肥。
「無綫唔係少林寺,係刻薄寺」
第一隻手,叫行政制度。拍劇,要多要快,才能賣埠賺錢。當初一套劇二十集拍四個多月,漸漸是三個多月、三個月,再疊着拍,一天30多場,台前幕後,疲於奔命,遑論排戲,為角色劇本雕琢準備,「好多製作人係想做好,但因為公司個行政制度箍死咗,無時間畀大家研究角色。」大學畢業,滿懷理想投身助理編導,身價卻只有六七千元,「名義上係助理編導(PA),其實係打雜,我哋真係睇唔過眼。唔同以前,杜琪峯呢啲大導跟住啲老前輩,真係坐喺panel跟導演去學take shot,演員take咩shot,點解要take,真係學到。家嗰啲係咩呢?日以繼夜坐係office編rundown、call演員、編道具、布景,總之咩嘢都係佢做,第二日朝早出發又係最早,喺公司㗎啦,真係斷六親」,「無綫係一間大嘅學校,無錯!但佢唔係少林寺,佢係刻薄寺!」
一紙約 是保命咒 也是催命符
藝員表面風光,君體卻也相同。一紙約,既是其渴慕的保命咒,亦是藝人驚恐的催命符。「一年一個show」、「七年約逐年傾」,都是高層們的必勝手段。新演員年年被壓價,甚或期滿後亦未獲召見,都不是新鮮事,「好多新人真係好陰功,對住我哋喊,只係同我哋申訴,(扮新人的無助樣)『點呀……都未同我傾嘅……咁我……』」。一聲聲『詳細考慮』,一句句削骨話,磨蝕一個人的基本尊嚴,甚至丟失了自己的姓名。訓練班出身的藝員,底薪可低至數千元;偶像是空降的,訓練班就當茄喱啡,這樣的行政手段確保了平價勞工的永續供應,「有料有學識讀APA(演藝學院)嗰啲,出嚟實習,一味畀人壓死。大家估唔到嗱喳(陸駿光)係APA出嚟,你睇佢做咗幾多年?十幾年茄喱啡!根本有好多好嘅人才,係二線三線,好多可以發展,但係喺無綫就畀人框住」,「以前合約唔係咁,有尊嚴,家係無嘅。」
另一隻怪手,叫派系鬥爭。成文制度之外,還有潛規則。一套劇,能拿多少資料、有多少演員職員,並不是同等分配,要看風測勢、擺柳招迎。不埋堆、不奉承,只努力做自己,能否闖一片天?「有啲過唔到自己嗰關,(裝出一副正直樣子)『出賣人格我唔得,我係演員!』咁咪死囉!」光影世界看似千色斑斕,然而潛藏其影的黑譎暗送、金權牽扯,何其複合,亦是令香港樂壇萎縮、電視質素墮落的惡源。
角色轉變 調整心境 抓緊價值
「我經過好多心理關口,經過好多轉變。」郭鋒說。由當紅小生,到轉演奸角,成為甘草,做盡所有小生花旦的父親,每次的角色轉變,都是一趟心境調整;調整間,抓緊自己的價值,「家睇到啲劇,有好多係老人家,其實好多都係老前輩,甚至係好多是好有經驗嘅重量級人物,你哋唔知。」張揚人前的青春美貌、豐乳肌肉,當然是苦心經營的花紙;但藝人的「藝」,必然是思考經歷過後,淬礪而成的晶瑩。
「我哋演戲嘅人,係不斷嘅尋求,無話有頂嘅,畀人框咗你係影帝你係視后,如果自己個心改變咗,控制唔到,(覺得)我已經係皇上皇,萬人敬佩呀點點點,如果係沉醉喺呢種感覺裏面呢,死咗㗎啦!」他記得一種眼神。大台新聞部一小花,衣著從清素到愈發名貴,妝粉日濃;在她上位之時,他看見她的眼,「我哋做演員嘅,好留意好清晰見到你對眼係咩嘢。咦,有啲傲氣係到!慢慢真係發覺,喺公司有人遇到佢,真係出現咗問題。」傲慢,是盲的徵兆。
「有啲人頭上有十粒星,唔使點出嚟已經好OK,有啲做到隻『屐』咁,其實佢好好戲,但係佢畀周遭嘅嘢『鏈』死咗,無機會發展,唔好講發揮。」郭鋒對演戲的要求高,他說,懂得做「喜怒哀樂」是不夠的,藝術本是無限,「個劇本係為佢寫嘅,咁咪紅囉!(扮粉絲叫)『佢做得好好!好識喊呀!』咁樣睇係唔得嘅,要睇佢有無多方面發展,先可以睇到佢嘅演技。」演藝創作,就是不斷自省,顛覆過去,追求人生的無限的,真實體驗。
電視台
要對觀眾負責
創作之源,來自人間世。郭鋒一代的老前輩,經歷抗日戰爭,作品自有一種家國義理的况味。不同時代,應有反映當下生活人情的戲,「戲劇點嚟呢?係反映時代,反映當時嘅政府,當時嘅民生、文化,咁樣嚟做一套戲,所以先有相聲,再慢慢有角色。戲劇就係反映一個時代,唔會話宋朝著住唐朝嘅衫,唔會話皇帝同宮女拉手拉腳。我哋係反映時代,歷史片有歷史嘅做法,家庭有家庭嘅禮儀,你要反映㗎嘛!你入屋㗎大佬!唔好歪曲歷史!」拍三國故事,為慳錢關羽不騎馬;拍民初片,家裏卻沒燈掣;拍法庭戲,庭上卻放着「Psychology」(心理學)書。是但求其,對一家營業額達54.48億元(2012年)的電視台而言,是不可饒恕的過失。
「電視根本就係反映時代背景、教育文化,令有啲無讀過書、無番過學嘅人可以知多啲,發覺原來個文化係咁㗎。電視係有社會責任、文化責任喺度,你係有價值嘅。」免費電視,是無分貧富都能享受的娛樂,一扇通往歷史文化、自然世界的窗。郭鋒提到HKTV到越南韓松洞拍攝的《挑戰》,「我要貧苦大眾,唔使錢都睇到discovery channel!」
「唔好激嬲我」
「我哋身為平民百姓好慘,係被動。」這次發牌事件,不少藝人第一次走上街,打破沉默。郭鋒說,演員也是人,各有背景修養;而他,一向是不問世事、不涉政治;但不涉,不等於無知,他心底有譜,最重要是「唔好激嬲我」,「就算係好人壞人,打完你都有個理由,黑社會劈友都有個理由吖,你仲衰過黑社會,你係咩政府?」,「家落嚟,係令我周遭生活環境有問題,你咁樣講嘢都得?喂,我慣咗隻抽,你無端端『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