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地少人多,「蝸居」遍地,並非人人的居所都會設有露台或花園,以擺放植物或盆栽,增添日常生活趣味;如果你想為有限的家居空間增添一點點綠意,其實也絕非不可能。盆景植物設計師Waily在荷蘭、日本等地引進多款迷你植物,利用不同植物和場景配搭,加上創新的種植系統,打造出一系列特色盆景設計,將大自然氛圍引入家居,創造屬於自家的「迷你森林」。
Waily小時候在西貢長大,因而經常有機會親親大自然;他坦言,都市人生活忙碌,莫說到郊外遊山玩水,即使家中盆栽亦無暇打理。Waily希望透過自家制的盆景植物,打破室內空間的限制,拉近港人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
打理方便防蟲 毋須曬太陽
雖然綠色食物在香港日漸流行,惟本港生活空間狹窄,市民多數住在高樓大廈,在家種植蔬果仍屬「天方夜譚」。Waily特意從以出產鮮名而聞名世界的荷蘭、日本,引入多款迷你植物,將之打造為盆景植物,「最近我們從外地物色了一種可食用的小辣椒,未來更打算引入更多功能性植物,例如薄荷葉,驅蚊草或有果實的植物,可作觀賞之餘,亦可食用或有其他實際用途」。
盆景植物打理方便,最適合生活忙碌的港人。Waily解釋:「盆景植物乃模擬大自然生態所設計,內設特別種植層,有儲水能力,盆景底層有緩釋肥料(慢慢釋放出來的肥料),買家毋須經常澆水或施肥。此外,為免儲水層的水分變成死水,每個盆景植物都放置了生物石,有助分解毒素」。Waily補充,由於盆景植物體積較小,不建議把其放在陽光下種植,室內燈光已能滿足其需要。
不過,盆景植物雖然容易照顧,但亦有其局限性,需要逐步改善。Waily坦言,盆景植物屬人手製作的工藝品,設計需時,暫未能大量生產,加上盆景植物有運輸限制,送至太遠的地方有可能令盆景內的裝飾物走位,對外觀有一定影響。
明報記者 李宛婷
攝影 尹錦恩
Waily小時候在西貢長大,因而經常有機會親親大自然;他坦言,都市人生活忙碌,莫說到郊外遊山玩水,即使家中盆栽亦無暇打理。Waily希望透過自家制的盆景植物,打破室內空間的限制,拉近港人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
打理方便防蟲 毋須曬太陽
雖然綠色食物在香港日漸流行,惟本港生活空間狹窄,市民多數住在高樓大廈,在家種植蔬果仍屬「天方夜譚」。Waily特意從以出產鮮名而聞名世界的荷蘭、日本,引入多款迷你植物,將之打造為盆景植物,「最近我們從外地物色了一種可食用的小辣椒,未來更打算引入更多功能性植物,例如薄荷葉,驅蚊草或有果實的植物,可作觀賞之餘,亦可食用或有其他實際用途」。
盆景植物打理方便,最適合生活忙碌的港人。Waily解釋:「盆景植物乃模擬大自然生態所設計,內設特別種植層,有儲水能力,盆景底層有緩釋肥料(慢慢釋放出來的肥料),買家毋須經常澆水或施肥。此外,為免儲水層的水分變成死水,每個盆景植物都放置了生物石,有助分解毒素」。Waily補充,由於盆景植物體積較小,不建議把其放在陽光下種植,室內燈光已能滿足其需要。
不過,盆景植物雖然容易照顧,但亦有其局限性,需要逐步改善。Waily坦言,盆景植物屬人手製作的工藝品,設計需時,暫未能大量生產,加上盆景植物有運輸限制,送至太遠的地方有可能令盆景內的裝飾物走位,對外觀有一定影響。
明報記者 李宛婷
攝影 尹錦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