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怕你們愈走愈艱難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30日 06:35
2013年10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穎:

近日有關免費電視牌照的爭論,關心時事的你,不知能否明白。免費電視是什麼回事?對你來說,可能相當陌生。我們平日很少看免費電視,家裏的電視機,一向調至收費電視頻道,打開電視,不是新聞台,就是Travel and Living(旅遊生活頻道),又或你最喜歡的韓流節目。


坊間流行的電視劇,一向與我們絕緣,即使是《天與地》這齣神劇,人們討論得熱烘烘,怕脫節,播完之後才上網追看。有不少人們戲稱的「師奶劇」,流行後成了同學之間的話題,你按捺不住才看最後一集大結局。


十多年沒看免費電視

穎,我們不看免費電視已有十多年。不喜歡看,因為節目水平差,劇情、演技、手法,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連新聞節目也沒有例外。老爸常笑說,這些節目只會愈看愈蠢,避之則吉,不看也罷。


穎,一切都不是必然的。收費電視月費不菲,我們家裏的每月要三百多元,對香港普羅家庭來說,是一筆不低的負擔。不少打工仔女,放工回家,累得要命,什麼也不想做,只想攤在沙發上,不用動腦筋,享用免費娛樂,但別無選擇,唯有忍受水平愈來愈低的免費電視。


一台獨大,沒有競爭,播什麼都有人看,重複老土犯駁的電視劇,依然收視爆燈,雞汁主持人不停傻笑的飲食節目,一再「添食」。


現狀有沒有希望改變呢?發出新電視牌照的政策,已經拖了三年,終於公布結果,投資了最多資金,聘請了最多台前幕後藝員職員,拍了最多劇集和節目,在網上試播贏得最多口碑和讚賞,準備得最充足的電視台,竟然名落孫山,原本答應了的三個牌照,以「循序漸進」為名,只發出兩個,怎不令市民嘩然,群起上街抗議?

先撇開複雜難明的背後政治問題不談,政府這種做法,違反常理和常識,道理不少人都說過了。準備得最好,表現得最佳,最後落敗,但沒有任何人告訴他是什麼原因?有什麼客觀標準?究竟得分多少?什麼地方技不如人?官員解說,都是一大堆含糊其辭,前後矛盾,愈描愈黑,說了等於沒說的廢話,怎能令人心服口服?


香港的公平公正已經消失

今次電視風雲,向香港人作了一次非常惡劣的示範﹕準備充足做得最好的,原來會受到最嚴厲的懲罰;香港一直崇尚的公平、公開、公正的遊戲規則,原來早已如棄敝屣;解釋政策,原來可這麼強詞奪理,以為有權力在手,就可橫行無忌;不但是選特首,我們連選擇電視節目的權利都被剝奪……老爸和很多香港人一樣憤怒了,因為香港已不是過去的香港,已經變得愈來愈陌生,愈來愈令人害怕。


穎,老爸擔心的,是你們的將來。仗打過了,但改變不了什麼。更遺憾的是,我們這代人留下來的,不是更良好的制度,不是更美好的願景,我有愧於心,怕你們的將來愈走愈艱難。


老爸

…………………………………………………………………………………………

Dad,

正如你所說,免費電視我都不怎麼看,同學在討論劇情時,我都只有陪笑的份。


近來一個關於法庭的劇集被取笑,因為劇情錯漏百出,與真實法庭的情况大相逕庭。有些人或許認為只是電視劇罷了,何必這麼認真。可是我認為傳媒在香港的影響力很大,特別是那些大眾一般不太了解的職業專業等,劇本需接近現實,才能減少觀眾誤解的機會。我覺得如果政府肯發多個電視牌,電視台的競爭大了,節目質素便可提升,便可以避免因劇情謬誤而淪為笑柄。


有競爭才容易有進步,不是嗎?發個電視牌,就能讓市民有機會看多一點不同的節目,不是很好嗎?電視是市民大眾看的,為什麼要怕不怎麼受我們歡迎的電視台被淘汰掉呢?我的邏輯就是這樣而已。


Wing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