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星級爸爸﹕大學校長們,輪到你了……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30日 06:35
2013年10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我多年來在這裏批評中學的教學方法和教育哲學,也時常提醒家長不要和學校成為共犯,互相推諉。在教育局的諸多條文框框裏,校長有責任帶領學生死裏逃生,家長也要有責任和膽量跟學校角力,角力的條件應該由父母主動爭取,比如上網多看、多研究什麼是教育,考核和考試的分別,自己兒女是哪種氣質,應該接受哪一種方法。建立了自己的觀點就應該發聲,慢慢我們就能建立共識;你放棄了話語權,官僚會代你設計,設計一套只方便他們管理貴子弟的方法,這套方法和系統是他們不會讓自己子女參與的。


家長別讓官僚奪去話語權

校長多點良心,家長多點理解,不要催逼學校多派功課,以為少一次考試就大禍臨頭,校長也不要設計高深課程而沾沾自喜。


究竟中小學的學習困境,有誰還要負責任呢?

不應讓分數決定一切

大學校長們似乎也不能卸責,因為第一天上課開始,家長的目標就是要孩子進大學,中學生如此着緊功課、補習,就是為了得分,因為大學也是以分數作為收生標準。如果「得分」這過程扭曲了教育的意義,而大學收生若然也以「得分」為準,那麼中小學的種種不合理措施,小學生的催谷、壓榨幕後黑手就是大學系統。我希望各大學校長理解「你不殺伯仁,但伯仁因你而死」,如果校長們知道現在整個教育系統是以考大學為目標,而大學的收生標準以分數為基礎,學校便不會以教育、培養學生為目的,校長家長把手段(考試)變成目的。


大學應該自行建立一套收生標準,分數只是考核的一部分,其餘體育、藝術、社區參與、公民意識等,同樣重要。回頭看IB課程獲頂尖大學認同,也因為這課程較為多元化。說真的,經過這些課程內容的洗禮,就算不讀大學,也是一個人物,而且要得到一個學位也不困難。


大學校長不能逃避這責任,你們選擇了能讀能考能玩能思考的精英,但留下一個讓其餘學生以為自己是失敗者這爛攤子。是否也應和整個教育系統銜接,把收生標準多元化?比如藝術專才因數學不及格上不了大學,就是一件荒唐事;而有物理專長但文字能力弱的如果上不了大學,也是一種官僚。


「人生政策」才是正路

小、中、大學的培養教育方法如此混亂,各有山頭,各有各做,我真想問大學校長們如何帶領學生進入第三波以資訊網路為主的工業革命?煤炭經濟讓人類進入慢性自殺的路上,再生能源、3D製造方興未艾,培養人才不是低水平至以就業為目標,「人口政策」是落後的表述,人生政策才是正道,創意是什麼一回事,教育是什麼一回事,大學校長或教授不能獨善其身,只顧躲在塔裏做學問。


大學校長們,小朋友求學最後一站就在你們那裏,你夠膽說不關你事?

作者簡介﹕著名導演,愛家爸爸,育有3名兒女

張堅庭 ting56@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