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現於香港大學修讀醫科的黃天韻(圖左),是今年IB狀元之一,她是聖保羅男女中學首屆IB考生,考獲44分(滿分為45)的成績。
小班教學吸引
天韻念中三那年學校首辦IB課程,由於她身邊並沒有人念IB,所以之前對此課程也沒有太多認識,學校特地舉辦了兩三次講座,她聽過講座後,首先被小班教學吸引,其次是喜歡那種學習的思維模式。「IB的上課模式是鼓勵同學一同討論、自由發揮和分享自己的意見,我不喜歡死記硬背,加上看見學校投放很多資源在IB課程上,所以便選擇它。」
天韻第一年的IB課程為預備班,主要幫助學生適應,第二三年的分數才正式計算在公開試內。雖然沒有讀過DSE課程,但天韻也感受到DSE跟IB的分別。「其實兩者各有困難和容易的地方,IB要學生融會貫通,雖然它好像給予學生很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但並不是想到什麼便可以寫什麼,而是需要找一些證據去支持自己的論點。加上我念理科,IB所學的會比DSE更難、範圍更廣闊,但公開試卷的題目就不會過於『轉彎』,較直接。而且我們的校內評估也會作為計分的一部分,所以即使公開試題目看上去較DSE淺,但那兩年都要用心做很多presentation和assessment。」
念中學時,天韻一直希望能在香港升讀大學念醫科,然而她亦知道以IB成績來計算,香港的大學收取醫科生的要求比外國更高,例如港大便要求學生有40至42分或以上,「如果能考獲這個分數,即使不能在香港念大學,到外國念書也非難事,所以念IB其實並不限於出國留學」。
小班教學吸引
天韻念中三那年學校首辦IB課程,由於她身邊並沒有人念IB,所以之前對此課程也沒有太多認識,學校特地舉辦了兩三次講座,她聽過講座後,首先被小班教學吸引,其次是喜歡那種學習的思維模式。「IB的上課模式是鼓勵同學一同討論、自由發揮和分享自己的意見,我不喜歡死記硬背,加上看見學校投放很多資源在IB課程上,所以便選擇它。」
天韻第一年的IB課程為預備班,主要幫助學生適應,第二三年的分數才正式計算在公開試內。雖然沒有讀過DSE課程,但天韻也感受到DSE跟IB的分別。「其實兩者各有困難和容易的地方,IB要學生融會貫通,雖然它好像給予學生很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但並不是想到什麼便可以寫什麼,而是需要找一些證據去支持自己的論點。加上我念理科,IB所學的會比DSE更難、範圍更廣闊,但公開試卷的題目就不會過於『轉彎』,較直接。而且我們的校內評估也會作為計分的一部分,所以即使公開試題目看上去較DSE淺,但那兩年都要用心做很多presentation和assessment。」
念中學時,天韻一直希望能在香港升讀大學念醫科,然而她亦知道以IB成績來計算,香港的大學收取醫科生的要求比外國更高,例如港大便要求學生有40至42分或以上,「如果能考獲這個分數,即使不能在香港念大學,到外國念書也非難事,所以念IB其實並不限於出國留學」。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