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女兒是小四學生,我們想盡量放手讓她自己負責功課,小三開始已着她看手冊,測驗考試自己溫習,我們只是給她看test paper,如她遇有不懂的地方才教她。但她總像缺乏動力,功課時有遺漏,測驗考試都是「臨急抱佛腳」,學習態度散漫,令我們很擔心,因為即將面對呈分試這一關。如何使她更有學習動力及提高自律?
答﹕父母期望女兒自發及自我管理,卻感到失望,這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女兒欠動力,可能是學習方面遇到困難;亦可能是遇到困難時,不懂主動找人幫手。這女孩只是小四學生,年紀較小,父母要求她能自動自覺,又要對讀書有興趣,這是少數人才能做得到的,所以不應期望過高。
年紀小 自理宜循序漸進
家長必須明白子女要學懂自我管理,當中必會經歷一些過程,不會一步登天,並需要他人的幫助才可完成。很多研究發現,人遇上困難而懂得主動求助的個案其實不多,得過且過的人其實佔較多數。所以在這個個案中,父母可以多做一點。
除了給女兒test paper及遇上她不明白才教她,也當留意在她沒動力時出手幫助,例如給她一些責任。舉例說周三要默書,就要她提早幾天溫習,但溫習就要自己做,讓她不會臨急抱佛腳。
有些學習策略,好像周一溫習,周二繼續溫習,並將內容分開幾個部分去溫,小三學生不會懂得,父母可從這裏開始引導,這亦是最容易讓女兒為自己負責的事情。至於編排時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父母可代為安排,即使不指導功課,也可着她匯報,例如今天學了些什麼?完成了什麼等,父母便能知道她的進度及困難,從而提供協助。小三學生,如每日能自己做好功課,勤力及盡責,已是不錯。
先將最容易部分交子女負責
個案中的父母都有跟進女兒的學習內容,看她做的功課,知道她的進度。若然女兒肯主動提問,固然最好;但其實父母在觀察中,知道她哪方面做得不太好或覺得有難度,也可主動提供協助。而事實上,有些小學功課確實是孩子無法單獨完成的,要求他們完全管理自己的學習,這期望太高,需要調整。
可共同訂溫習計劃
總括而言,家長應先考慮一個小三學生的能力,她能夠做到什麼,未能夠做到什麼。如父母想子女懂得自我管理的學習,也必須要明白,孩子需要有一個過渡階段,應慢慢把責任交給子女,大家共同制訂一些溫習計劃,至於較難掌握的功課,建議稍後才交給子女。
資料提供﹕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副教授蕭寧波
答﹕父母期望女兒自發及自我管理,卻感到失望,這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女兒欠動力,可能是學習方面遇到困難;亦可能是遇到困難時,不懂主動找人幫手。這女孩只是小四學生,年紀較小,父母要求她能自動自覺,又要對讀書有興趣,這是少數人才能做得到的,所以不應期望過高。
年紀小 自理宜循序漸進
家長必須明白子女要學懂自我管理,當中必會經歷一些過程,不會一步登天,並需要他人的幫助才可完成。很多研究發現,人遇上困難而懂得主動求助的個案其實不多,得過且過的人其實佔較多數。所以在這個個案中,父母可以多做一點。
除了給女兒test paper及遇上她不明白才教她,也當留意在她沒動力時出手幫助,例如給她一些責任。舉例說周三要默書,就要她提早幾天溫習,但溫習就要自己做,讓她不會臨急抱佛腳。
有些學習策略,好像周一溫習,周二繼續溫習,並將內容分開幾個部分去溫,小三學生不會懂得,父母可從這裏開始引導,這亦是最容易讓女兒為自己負責的事情。至於編排時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父母可代為安排,即使不指導功課,也可着她匯報,例如今天學了些什麼?完成了什麼等,父母便能知道她的進度及困難,從而提供協助。小三學生,如每日能自己做好功課,勤力及盡責,已是不錯。
先將最容易部分交子女負責
個案中的父母都有跟進女兒的學習內容,看她做的功課,知道她的進度。若然女兒肯主動提問,固然最好;但其實父母在觀察中,知道她哪方面做得不太好或覺得有難度,也可主動提供協助。而事實上,有些小學功課確實是孩子無法單獨完成的,要求他們完全管理自己的學習,這期望太高,需要調整。
可共同訂溫習計劃
總括而言,家長應先考慮一個小三學生的能力,她能夠做到什麼,未能夠做到什麼。如父母想子女懂得自我管理的學習,也必須要明白,孩子需要有一個過渡階段,應慢慢把責任交給子女,大家共同制訂一些溫習計劃,至於較難掌握的功課,建議稍後才交給子女。
資料提供﹕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副教授蕭寧波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