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從網絡批鬥到現實政治的大話連篇,世間彷彿陷於一片烏煙瘴氣,有理說不清。在妖孽當道、人鬼難分,叫人倍感窒息之際,我們能夠做的,除了保持正面之外,有時候,可以反過來,去睇齣恐怖片,想像一個更邪惡更陰暗的世界,也不失為一種以毒攻毒的療法。因此,我急急睇了新近一齣話題作品《殭屍》(麥浚龍導演),嘗試將銀幕上和真實的恐怖不斷比照,果然得到莫大啟發。
《殭屍》企圖重現那久違了的、原已絕迹在銀幕上的殭屍電影。這一構想本就很能呼應時代氣息。就是說,在急劇變化的時代,我們力圖抓緊、重拾那種種應當珍重的本土人事物。有趣是,《殭屍》不是單純懷舊,因電影在向殭屍片傳統致敬之餘,也有推陳出新,像是將厲鬼和殭屍結合而成了新的恐怖變種,等等。更有趣是,《殭屍》的故事直指殭屍片自身的沒落:飾演過氣影星的錢小豪,一開始即去尋死,或過氣道士將原來捉殭屍的糯米,統統拿去炒糯米飯,他們都以各自的方式面對自身的沒落、昔日的死去。
啟發在於,《殭屍》在這個「沒落、死去」的主題上的經營變奏。電影的恐怖來自於角色九叔和梅姨,他們為求扭轉「死去」的命運,不惜利用旁門妖法,養鬼仔煉殭屍,借命借運,向無辜者下毒手,貪戀那原已不再屬於自己的種種(九叔身患絕症,梅姨則不接受老伴死去)。
這種借旁門左道而茍延殘喘的戲碼,難道不是很熟悉嗎?想一想我們那個民望超低的特首,其茍延殘喘,根本並非人民授權,而是透過不尋常的借命借運,像是不發牌與HKTV,改而偏袒「願意被河蟹」的電視台,來維持和諧輿論等。又或是早年被封筆封咪的作家名人,為了重振昔日光芒,不惜鼓吹極端情緒,煽動族群仇恨,肆意攻擊同路。或許,這是銀幕外的政治殭屍。
《殭屍》企圖重現那久違了的、原已絕迹在銀幕上的殭屍電影。這一構想本就很能呼應時代氣息。就是說,在急劇變化的時代,我們力圖抓緊、重拾那種種應當珍重的本土人事物。有趣是,《殭屍》不是單純懷舊,因電影在向殭屍片傳統致敬之餘,也有推陳出新,像是將厲鬼和殭屍結合而成了新的恐怖變種,等等。更有趣是,《殭屍》的故事直指殭屍片自身的沒落:飾演過氣影星的錢小豪,一開始即去尋死,或過氣道士將原來捉殭屍的糯米,統統拿去炒糯米飯,他們都以各自的方式面對自身的沒落、昔日的死去。
啟發在於,《殭屍》在這個「沒落、死去」的主題上的經營變奏。電影的恐怖來自於角色九叔和梅姨,他們為求扭轉「死去」的命運,不惜利用旁門妖法,養鬼仔煉殭屍,借命借運,向無辜者下毒手,貪戀那原已不再屬於自己的種種(九叔身患絕症,梅姨則不接受老伴死去)。
這種借旁門左道而茍延殘喘的戲碼,難道不是很熟悉嗎?想一想我們那個民望超低的特首,其茍延殘喘,根本並非人民授權,而是透過不尋常的借命借運,像是不發牌與HKTV,改而偏袒「願意被河蟹」的電視台,來維持和諧輿論等。又或是早年被封筆封咪的作家名人,為了重振昔日光芒,不惜鼓吹極端情緒,煽動族群仇恨,肆意攻擊同路。或許,這是銀幕外的政治殭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