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專家:短缺未算嚴重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31日 06:35
2013年10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大中華酒評人協會主席劉偉民向本報稱,香港葡萄酒市場以法國和澳洲產品為主,其餘來自美國、意大利、西班牙、智利和新西蘭等,其中後兩者近年在港市場佔有率擴張較快。他指出,意大利其實是媲美法國的葡萄酒生產國,只是宣傳欠佳,不及早年已在本港推廣的澳洲酒好賣。內地的銷售情况也相似,早年雖以法國酒主導,但近年澳洲酒開始追近。


國內反腐未礙民間升勢

他形容,葡萄酒近年的價格走勢是「貴者愈貴、平者愈平」,貴者愈貴的原因是炒風熾熱,不少人買酒非為品嘗,卻是為了炒賣,變相托高價錢。平者愈平的原因則是部分地區需求下降,加上平價酒通常不能存放太久,即使酒價不理想酒商也無可奈何推出,自然令平價酒價格更低。


劉偉民表示,隨着葡萄酒近年成為內地飲食潮流,全國對葡萄酒的需求與消費確出現明顯增長,即使中央政府早前出台打貪措施,也只是對貴價酒的需求有些影響,但民間飲用的平價酒依然保持升勢。不過,他不認同中國需求增長促成今次的「葡萄酒荒」,指出去年葡萄收成量不佳也是重要因素,而且視乎酒種釀熟時期會有所不同,有些酒會在收成數年後才推出市面,而這些因素如何影響當年的葡萄酒供應量則年年不同,故他質疑報告講法「太誇張」。


二三線城市將承接熱潮

劉偉民形容,近年葡萄酒國際市場的趨勢沒錯是亞洲需求增長,但同一時期歐洲和美國等傳統市場的需求卻有下跌迹象,「算是此消彼長」,不認為葡萄酒嚴重短缺。他相信,長遠而言中國的葡萄酒需求有可能回落,理由是內地的葡萄酒需求以追趕時麾為主,一旦潮流過去或會返回白酒等傳統市場。不過他補充稱,葡萄酒熱潮在中國仍處初期,也許一線城市如上海開始呈飽和,但二、三線城市將接力,預計未來至少兩、三年中國對葡萄酒的整體需求升勢不會停止。


明報記者 周宏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