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所謂「誤導性遺漏」,是指商戶未有就產品或服務向消費者提供充足的資料,有誤導他們、令他們作出交易決定之嫌。具體來說,這包括了遺漏或隱藏重要資料;以不明確、難以理解、含糊或不適時的方式提供重要資料;以及未能在其營業行為裏表露其商業用意。
只標價錢 含糊斤両騙財
以往最常見的,就是一些銷售參茸海味的商戶,只標示價錢,但卻沒有說明以什麼單位(斤還是両)計算。又或者,故意將「両」字縮小,並以東西遮掩。他們亦可能會發揮「語言偽術」,含糊地說:「200多元,好抵買,1斤16両。」
植順群特別強調,商戶找人「做媒」(扮顧客或用戶)協助宣傳,而未有表示其「商業用意」(披露兩者的合作關係),也屬於「誤導性遺漏」。
早前,海關首次引用新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檢控一個臨時參茸海味銷售檔的售貨員,就連「做媒者」也一併控告。
社交網站打手或違法
此外,某商戶指示其僱員或其他人佯裝消費者,在網上討論區或社交網站發表有利於該公司的意見,或者抹黑對手,亦很可能會構成「誤導性遺漏」。甚至,某商戶隱瞞它和某知名人士的合同關係,而令該知名人士佯裝成其客戶,被不知情的傳媒拍攝到使用其產品,亦可能屬於「誤導性遺漏」。
只標價錢 含糊斤両騙財
以往最常見的,就是一些銷售參茸海味的商戶,只標示價錢,但卻沒有說明以什麼單位(斤還是両)計算。又或者,故意將「両」字縮小,並以東西遮掩。他們亦可能會發揮「語言偽術」,含糊地說:「200多元,好抵買,1斤16両。」
植順群特別強調,商戶找人「做媒」(扮顧客或用戶)協助宣傳,而未有表示其「商業用意」(披露兩者的合作關係),也屬於「誤導性遺漏」。
早前,海關首次引用新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檢控一個臨時參茸海味銷售檔的售貨員,就連「做媒者」也一併控告。
社交網站打手或違法
此外,某商戶指示其僱員或其他人佯裝消費者,在網上討論區或社交網站發表有利於該公司的意見,或者抹黑對手,亦很可能會構成「誤導性遺漏」。甚至,某商戶隱瞞它和某知名人士的合同關係,而令該知名人士佯裝成其客戶,被不知情的傳媒拍攝到使用其產品,亦可能屬於「誤導性遺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