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曾鈺成是傳統老愛國,那一顆赤膽紅心,由港英鬥爭流的鮮血染成。
他在中文大學以《一個愛國者的民主觀》為座談題目,真情流露。
他說黨友譏諷他成為民主派,想做民主、建制的中間人被抹黑為「企圖謀位」。曾鈺成的遭遇,其實是今天政治形勢的縮影﹕「寧左勿右」。
文革時最怕被人扣「右派」帽子,即觀點路線保守落後形勢,用文革術語便是「在政治鬥爭中往往放棄原則,犧牲無產階級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協」。
所以寧可過激,也不敢保守,今天香港政壇也是如此。曾鈺成希望搞大和解,要求中央放下「篩選心魔」,容許泛民入閘……這一切都被極左人士看成是「投降妥協」,放棄了「愛國」陣營的原則。
同樣,泛民陣營如果誰要和建制談判,或者接受一些非終極普選方案,便會被理解為「投降派」、「出賣港人利益」,於是誰都不敢在政改道上「考慮阿爺的接受範圍」,你考慮阿爺感受而修改的政改方案,肯定是「投降賣港」。
曾鈺成這麼一位老牌愛國分子,稍稍替民主派講句好話,一樣受到左派圍剿;當日民主陣營的元老級李柱銘,也因為太早亮出了政改底線,同樣被嘲笑批評。其他資歷尚淺的人士,誰敢提出異見?
曾鈺成慘吃一記政治悶棍,只會提醒其他左派,比左更左;民主黨政改一役走入中聯辦,之後傳出中央授意某些團體狙擊民主黨,結果令民主黨感到被出賣,誰還敢和中聯辦走近?中央玩弄溫和泛民,結果逼令香港政治愈走愈激。
曾鈺成或許是為理念而愛國,但今天政壇多是為「利益」而愛黨,而曾鈺成遭冷待,可見黨不需要為理想捐軀的愛國者。香港人的命運,只怕要被這股「寧左勿右」思潮撕裂得粉碎。
他在中文大學以《一個愛國者的民主觀》為座談題目,真情流露。
他說黨友譏諷他成為民主派,想做民主、建制的中間人被抹黑為「企圖謀位」。曾鈺成的遭遇,其實是今天政治形勢的縮影﹕「寧左勿右」。
文革時最怕被人扣「右派」帽子,即觀點路線保守落後形勢,用文革術語便是「在政治鬥爭中往往放棄原則,犧牲無產階級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協」。
所以寧可過激,也不敢保守,今天香港政壇也是如此。曾鈺成希望搞大和解,要求中央放下「篩選心魔」,容許泛民入閘……這一切都被極左人士看成是「投降妥協」,放棄了「愛國」陣營的原則。
同樣,泛民陣營如果誰要和建制談判,或者接受一些非終極普選方案,便會被理解為「投降派」、「出賣港人利益」,於是誰都不敢在政改道上「考慮阿爺的接受範圍」,你考慮阿爺感受而修改的政改方案,肯定是「投降賣港」。
曾鈺成這麼一位老牌愛國分子,稍稍替民主派講句好話,一樣受到左派圍剿;當日民主陣營的元老級李柱銘,也因為太早亮出了政改底線,同樣被嘲笑批評。其他資歷尚淺的人士,誰敢提出異見?
曾鈺成慘吃一記政治悶棍,只會提醒其他左派,比左更左;民主黨政改一役走入中聯辦,之後傳出中央授意某些團體狙擊民主黨,結果令民主黨感到被出賣,誰還敢和中聯辦走近?中央玩弄溫和泛民,結果逼令香港政治愈走愈激。
曾鈺成或許是為理念而愛國,但今天政壇多是為「利益」而愛黨,而曾鈺成遭冷待,可見黨不需要為理想捐軀的愛國者。香港人的命運,只怕要被這股「寧左勿右」思潮撕裂得粉碎。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