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鄭月娥:加緊進行扶貧配套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02日 12:00
2013年11月02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的貧窮問題非常複雜,所以應從多角度去審視貧窮問題。剛才無論是攤位的介紹或一齣很精彩的短劇,其實都反映了香港的貧窮狀況。今日本來會就大會發放的一個有關低學歷青年就業困難的調查去分享一下我們在青少年就業方面的工作,不過由於多個團體都非常關注扶貧委員會公布貧窮線之後的跟進工作,所以我先就此講幾句。

 

   這一屆政府將扶貧的工作放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行政長官認為有幾個社會問題需要由這一屆政府作重點處理,其中扶貧和安老是屬於重要的課題。在扶貧工作方面,自從(去年)12月1日我們重新成立扶貧委員會,首要工作是為香港制訂首次的官方貧窮線。大家不要輕視這工作,由政府去設定社會上貧窮線反映了政府對於扶貧工作的決心和承擔。因為一經訂定,貧窮線就會永遠存在,永遠以此來監察當時政府在扶貧工作方面的力度。

 

   貧窮線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我們制訂適合的政府政策,透過政府政策的介入,希望可以減低香港的貧窮率和貧窮人口。我們已見到現在進行的社會保障計劃,或學生資助辦事處的一些現金補貼計劃,都有力度減低香港的貧窮狀態,但是並不足夠。所以我回應各關注團體,大家可以放心,我們的工作並沒有因為訂定了貧窮線而停頓下來,反之我們現在的工作更加繁忙,要做扶貧工作的配套措施。

 

配套措施兩個重點

 

   今次扶貧工作的配套措施有兩個重點,第一是支持就業,第二是關愛兒童,所以大家在不同場合都曾聽我說。我們正收集很多不同團體的意見,怎樣能夠為香港制定一個適切的低收入家庭補助計劃。這個補助計劃,我希望真的能夠幫助處境比較不幸的家庭,所以我歡迎各團體繼續發表意見。有些團體問到,為何不訂立一個百分比的滅貧或減貧的目標呢?這正正在剛才的短劇中已有答案,如政府選擇將現今的貧窮率或入息中位數的50%以下的貧窮人數減少,所有政府資源便會集中處理在這條線下的家庭,這正正是剛才劇中學生提及的一刀切計劃。

 

   我們今次不希望做一個一刀切的計劃,希望我們的計劃能幫助稍為高於貧窮線下,但可能處於有貧窮風險的家庭。所以亦因為這個原因,若只是純粹聚焦在今日貧窮線目標並不是最理想的方法,但無論如何當我們制定了這個計劃,投入了公共資源後,我相信,亦有信心和大家說減貧的力度和扶貧的效應是怎樣。所以請大家多給一點耐性,多給一點時間我們進行相關工作。

 

   另外關於今日調查的主題,青年就業是本屆政府其中一個非常關注的議題。政府統計處最新一季的數據顯示,約13萬失業人口中,超過三萬是介乎15至24歲的青少年,佔整體失業人口差不多四分之一。其中15至19歲青年的失業率是17.8%。換句話說,這比整體失業率要高。而20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是8.3%。由於兩者都遠較整體失業率3.4%為高,這顯示我們必須為年青人就業方面多做一點工夫。

 

跟進青年就業困難

 

   上述青少年的就業特徵,亦大體反映在剛才大會公布的「低學歷青年就業困難研究」的結果,這些青少年多數從事臨時性質的工作及依靠親友轉介工作機會。研究亦顯示,青少年接受就業輔導服務後成功覓得適合自己的工作的機會較高。研究有助我們深入了解青少年就業方面的需要及所面對的困難,我會將結果交給扶貧委員會、教育局及勞工及福利局再作詳細研究。

 

   青年就業困難除了使青少年的收入處於低水平,直接加深香港的貧窮問題外,亦使他們無法透過工作培養及發揮一技之長,變相浪費香港的人力資源,長遠會影響香港的整體發展。所以,政府會繼續推行現有的教育和培訓措施,例如12年免費教育、學生資助、青見展翅、毅進課程等。而我身兼扶貧委員會及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的主席,希望藉今日的活動與大家分享政府在支援青少年向上流動及推動他們就業的工作。

 

   在9月底公布的2012年香港貧窮情況的分析顯示,在政府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香港仍然約有102萬人仍然處於貧窮,其中約21萬是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差不多佔香港兒童人口的20%,而超過六成的兒童是來自非綜援在職貧窮住戶。根據這些分析,如我剛才所講,我們認為眼前扶貧工作的重點應該是以推動就業和照顧兒童利益為優先,我們會聚焦推動貧窮家庭的下一代向上流動、自力更生,以減低跨代貧窮的風險。現時我們正參考各方團體及學者提交的方案,研究低收入家庭補貼作為其中一項具體支援措施。

 

技能行業或更適合

 

   部分青少年未必適合傳統學術性為主的課程,一些技能行業(例如飛機及汽車維修、航海業等)可能對他們來說是不錯的出路。扶貧委員會轄下的教育、就業和培訓專責小組早前探討如何吸引青少年投身具前景的職業技能行業,並正研究推行一項由政府、職業訓練局和商界三方合作,並結合職業訓練、就業輔導和在職支援的試驗計劃。上星期四發表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亦建議重新確立職業教育的重要和價值,提高社會對技能行業的認受程度,為青少年的職業出路提供更多選擇。我看得到這些建議,與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提出的建議,都是相當脗合的。

 

   十幾二十歲的青少年由於閱歷淺,對未來包括自己的職向會感到迷惘。扶貧委員會轄下的另一小組─社會參與專責小組,會舉辦以清貧青少年為目標的「明日之星」計劃,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合作,並利用商界的資源及網絡,透過一系列活動,包括公司探訪、短期實習等,讓青少年初步接觸相關行業,啟發他們思考自己的職業志向及作出規劃,為他們日後求職作好準備。

 

   處理青年就業問題需要時間及持續的努力,亦需要非政府機構,當然包括基督教信義會的支持,方可以事半功倍。在緊接的一年,扶貧委員會將繼續探討及落實如何更好地支援貧窮青少年向上流動,希望在座各位團體、各位朋友會繼續支持特區政府在這方面的工作。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11月2日出席「貧窮多面睇」啟動禮的致辭全文。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