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養蜂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03日 21:35
2013年11月03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小小蜜蜂,有着大智慧,在獨立的蜂群中,分工合作,在大自然界中,更是不可缺少的昆蟲。


自己養蜜蜂不僅可吃到純正蜂蜜,而且幫助植物傳播花粉傳宗接代。


蜜蜂是昆蟲界最佳的授粉能手,授粉比例是各昆蟲總量的80%。


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的話,人類只能再活四年。」


養蜜蜂說易不易,說難不難,準備好一切工具和設備後,向本地蜂場購買蜜蜂,養蜂生活正式開始。


但最重要是,如何把蜜蜂留在蜂箱居住?

蜜蜂在蜂箱自由出入,如果缺乏養蜂知識,蜜蜂住得不舒適,隨時拉大隊一走了之。


避開蜜蜂天敵 胡蜂!

外國很多人有自家蜂場,早前香港也有年輕產品設計師在工廈飼養蜜峰,嘗試在城市養蜂的可能。在香港人口稠密的城市,要留得住小蜜蜂,附近有沒有蜜源植物是關鍵之一。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設有蜂園,由養蜂二十年的李師傅和永續生活及農業部高級永續農業主任葉子林打理,農場早前曾舉辦養蜂班,教授養蜂知識、蜜蜂與人類及大自然生態的關係等等。我們在蜂園閒聊,附近綠樹林蔭,多個蜂箱置於山邊,蜜蜂經常在身邊飛過,偶然有胡蜂來襲,李師傅毫不留情把牠們消滅,「牠們是蜜蜂的天敵,會來捕食蜜蜂!」李師傅細心地在蜂箱門口置有鐵絲網,「這樣胡蜂便飛不進蜂箱,但無阻蜜蜂自由出入」。他對蜜蜂照顧無微不至,續說,「養蜂一定要有愛心,當牠們兒女一樣。」李師傅和葉子林三番四次強調,養蜂前最緊要有養蜂知識,否則苦了蜜蜂,也浪費自己的心機和金錢。葉子林建議,飼養前可前往本地的蜂場了解養蜂運作。以下為基本養蜂知識,資料來自嘉道理農場蜂園,若真的要飼養蜜蜂,應多看書及向養蜂人請教。


香港常見品種

世界各地的蜜蜂品種繁多,本地常見的蜜蜂是中華蜜蜂(中蜂)和西方意大利蜂(意蜂)。 中蜂是本地種,適應力強,能逃避胡蜂襲擊,病害較少;意蜂體形較大,較溫順,生產力亦較高,但當蜜源植物減少,身體會走下坡,容易生病。


蜜糖成熟時

蜜蜂取來的花蜜,要經過牠們加工才能變成蜂蜜,加工過程約四至五天,蜜蜂會把蜂蜜儲滿巢房,並用蠟把蜜房封蓋,以隔絕空氣和濕氣。所以收蜜糖時,蜜脾應有一半以上封口,蜜糖才為之成熟。


收蜜糖前,在蜂箱周圍點上香燭、戴上手套及保護面網。在蜂箱旁放置一個空蜂箱,收蜜糖第一步是分開蜜蜂與巢框。


開箱後找出蜂王位置,將牠置身的巢框放在箱的另一邊。提出箱內的巢框(蜜脾),抖動兩三下,令蜜蜂跌回蜂箱內,將蜜脾放在空蜂箱內。用刀割走蜜脾的封蓋蠟,把蜜脾放進搖蜜機,人手轉動搖蜜機時,蜜糖在離心力下會流下來。收集蜜糖時,要用過濾網把蜂屍、蠟渣等隔走。


飼養心得

1. 蜜蜂依賴植物而生存,牠們的覓食飛行距離約一至五公里,所以要確保這段距離內有蜜源植物,如楠樹、荔枝、龍眼、冬青、鴨腳木、十字花科植物等。


2. 天氣條件惡劣或蜜源不足時要適量餵糖,將韓國砂糖加熱煮成糖水,放在蜂箱中,一個蜂箱大既要1公斤砂糖。真正的蜂蜜理論上是從自然界的花粉花蜜而來,葉子林強調,餵糖後的首批蜜脾,不能視為天然蜜糖產品。


3. 西斜的高溫對蜂群不利,宜以樹蔭作屏障,環境通風陰涼為佳。


4. 巢框數量與蜜蜂數量掛鈎,一巢框約2000隻蜜蜂,「額滿」後才加框。


附近要有蜜源植物

蜜糖品質受蜜源植物的影響,飼養蜜蜂的環境最好附近有花期遍及四季的植物,為蜂群提供穩定蜜源。蜜源植物可分為農作物類和非農作物類。


農作物類:

蔬菜類:白菜、菜心、芥菜、芥蘭、蘿蔔等十字花科品種,另外亦有粟米、芝麻等

生果植物:龍眼、荔枝、枇杷、柑桔類、棗、蕉、柿、椰子等

其他:杭菊、茶樹、紫雲英

非農作物類:

楠樹、鴨腳木、烏桕、桉樹、黃牛木、山蒼、冬青、山茶科、木荷、崗松、楓香、野菊、朴樹、木棉等

蜜蜂尾後針,點算?

檢查蜂箱時,要戴保護面紗,若不幸被工蜂的螫針螫傷,基於他們的自衛本能,皮膚上的螫針及氣味,會發放信息,呼籲同伴繼續攻擊 。所以,被螫傷後,應第一時間用手蓋着傷口,減低信息傳播的機會,然後走到安全地方拔針和洗傷口。


今日好生活節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今天舉行好生活節,園內設有綠色市集,售賣當造本地有機蔬果、社企產品及手工藝品等。其他活動包括客家文化展覽、山歌獻唱及擂茶示範,現場亦設有多個「綠意小手作」攤位,並邀請了本地藝術團隊,演出《重建菜園村》紀錄劇、木偶劇、音樂表演等。更有「動物全接觸」和「蟒影蛇蹤」蛇類生態展覽及藝術工作坊。


地點: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時間:早上九時半至下午四時半

收費:入場費二十元

查詢電話:2483 7162

備註:《重建菜園村》紀錄劇場今日下午二時至三時演出

文 李佩雯

圖 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編輯 蔡曉彤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