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歡迎Bumblebee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03日 12:00
2013年11月03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上個周末,政府總部整天都充滿火藥味!

 

   我說的是《變形金剛4:滅絕紀元》(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的攝製隊來到政總外的添馬公園取景。電影的焦點是一眾會變身成博派和狂派機械人的超級跑車雲集政總之外,包括「扮演」主角Bumblebee的黃色Chevrolet Camaro,吸引了大批粉絲圍觀,而草地上幾幕爆炸場面,亦為傳媒廣泛報道,笑指政總遭受狂派「襲擊」。

 

   或許大家都會記得《蝙蝠俠:黑夜之神》中,蝙蝠俠從國金二期一躍而下的經典場面。是的,由數以百幢大廈橫向連綿組成的香港天際線,國際上可說是獨一無二,在大銀幕上呈現,視覺效果尤其震撼。除了天際線,我們不同的宏偉基建、全世界最繁忙的街道、別具特色的舊社區等等,都是拍攝電影的優良選擇,自然吸引外國攝製隊到來取景。

 

   除了變形金剛和蝙蝠俠,近年來港取景的電影還有美國荷里活的《超級戰艦》(Battleship)、《世紀戰疫》(Contagion)、《轟天猛將2》(The Expendables 2)、英國的《特務戇J之救國大業》(Johnny English Reborn)、法國的《特攻闊少爺》(Largo Winch)等等。電影於香港取景,不單是極佳的對外宣傳,亦為本地的電影業提供商機,政府有責任支持並從中擔當協調角色。

 

   為協助電影業界,政府早在1998年就在影視處轄下設立電影服務統籌科(統籌科),直至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創意香港辦公室(CreateHK)於2009年成立,統籌科亦納入創意香港架構下並繼續其服務。

 

   統籌科其中一項主要職能,就是協助製作公司在香港進行外景拍攝,聯繫業界和政府部門,協調各項申請,務求令拍攝工作順利進行,同時減低拍攝對市民造成的影響。統籌科亦定期出版《電影拍攝指南》,簡介在香港進行外景拍攝需注意的事項,如仿造紀律部隊制服和裝備、改裝槍械和空彈、處理煙火彈藥和製造特別效果的物料等等。

 

   自統籌科成立以來,每年協調的外景拍攝個案平均超過五百個,2011和2012年分別有512和567個,2013年首十個月更處理了617個個案,本地和外地製作分別佔431和186個,當中除了電影,亦包括電視節目和廣告製作。不論是本地還是海外攝製隊、不論製作規模大小,統籌科皆一視同仁,全力協助拍攝工作。

 

   電影創作人的意念天馬行空,一個看似簡單的鏡頭或場景,背後涉及的時間、人力和籌備工夫,並不是觀眾所能夠幻想的。2007年名導演Christopher Nolan於香港拍攝《蝙蝠俠:黑夜之神》,蝙蝠俠從國金二期躍下,由一架低飛的運輸機凌空「接走」,鏡頭由於牽涉飛機航道、直升機安排等等,整個籌備過程花了足足一年;在上環永利街拍攝的港產片《歲月神偷》,攝製隊打算把該處「還原」60年代的面貌,要暫時移植一些樹木,統籌科亦要向區議會和相關部門進行游說,最後在平衡各方要求下完成,拍成一齣揚威海外的港產片。

 

   於我而言,柯柏文和麥加登這兩個變形金剛首領當然是「很年輕」,但對於香港的七、八十後,《變形金剛》的確是家傳戶曉的漫畫人物,我當年亦給兒子買過在香港生產的博派機械人玩偶,後來才知道它們是由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的家族公司生產。

 

   今次《變形金剛》來港取景,對於一眾變形金剛迷故然是一次盛事,而攝製隊在香港拍攝十天,共聘用了200名本地的製作人員、演員,租用了大批拍攝器材和超過百輛汽車,本地製作人能夠參與這種世界級大製作,除了是難得的營商機會,相信亦有助提升本地製作水平。

 

   至於拍攝期間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可幸沒有影響電影的拍攝進度,事後我在報章看到導演Michael Bay的訪問,他對於香港整體印象良好,認為香港人真誠、友善,似乎未有受到事件影響, 我對此感到欣慰,亦期望未來有更多的好電影選擇在香港取景。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11月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