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今年可達7.5%增長目標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05日 06:35
2013年11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受惠於外部需求改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自7月初以來普遍做好。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加強動力,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達7.8%,第2季為7.5%。9月份匯豐公布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仍處於擴張水平,反映業務增長動力也出現穩定迹象。工業生產、基建投資和製造業數據持續改善。


未來10年GDP年增7%

上述數據均反映,最近一季經濟出現溫和而廣泛的復蘇。此外,政府近期致力管理增長預期,例如訂定7%的增長底線,最新的經濟數據已大致紓緩投資者對硬着陸的憂慮。流動資金狀况仍然穩健,我們預計在短期內,6月份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急升或流動資金緊縮的情况,不會再次出現。信貸增長也優於市場預測,反映政府已放寬信貸以捍衛2013年第3季的經濟增長。


筆者認為,中國政府應能達到今年增長7.5%目標。長遠而言,中國經濟結構由出口帶動、製造業主導,轉型至可持續發展,服務業和內需將為經濟帶來更大的增值。鑑於市場蘊藏大量有待釋放的增長機會,因此中國在未來1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應能維持每年7%的增長。


在宏觀經濟指標改善的刺激下,市場盈利預測也向上修訂。目前,市場普遍預測2013年全年盈利增長已由截至7月底的11.4%上調至12.3%。盈利增長在2012年下半年開始重拾升軌,至今仍然維持不變,2013年第2季也出現持續改善的迹象。以3個月移動平均計,盈利預測修訂近日已經上升。盈利預測修訂上升來自多個行業,包括資訊科技、周期性和金融。


互聯網引發強勁增長

大型銀行帶動盈利預測上升,有助抵消抗跌類股盈利預測下調的影響,例如消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不僅周期性行業的盈利預測因受惠於宏觀經濟前景而獲上調,而且網絡媒體等消費相關行業,也因中國的結構性趨勢而展現強勁的增長。


互聯網電視、流動互聯網應用程式及網上消費最近成為大熱,對中國來說應屬一個多年增長趨勢的開始,因為與美國等已成熟市場相比,中國的互聯網普及率仍然偏低。


儘管第3季宏觀經濟數據部分是因2012年第3季市况受壓令基數偏低而受惠,但仍有重大的政策支持,進一步開拓業務機會,並維持第4季業務增長動力。最新的例子是上海自由貿易區計劃對經濟自由化的意義重大,而且長遠利好中國經濟。


鄧偉基

景順投資總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