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網絡上左右膠大戰,漣漪驚動主流媒體,《蘋果日報》的李怡先生更以社論發文回應。他寫道,不存在右膠,只存在捍衛本土利益者,然後更大筆一揮指左翼骨子裏是受到「一國」意識形態的支配,云云。
只想指出,左右之爭,並非所謂的一國派和本土派之爭,而是本土陣營內部的兩條路線之爭。事實上,本土的左和右,在不少議題上(包括取回單程證審批權及減低自由行旅客量等),立場幾乎一致。因而,真正存在分歧的其實是在兩方面:族群及抗爭路線問題。
極右導師陳雲主張「族群鬥爭」,將矛頭指向大陸平民,將所有大陸人都視為侵略者,一概貶斥為「蝗蟲」;更大問題是,凡跟大陸有關的,不管好的壞的善的惡的,必須打擊、否定和切割。因而,今年6月,他才蔑稱紀念六四的哀悼人群是「愚昧」,並炮轟紀念李旺陽的社運人。但問題是,本土左翼拒絕「族群鬥爭」,主張本土不該奠基於對另外一個族群的仇恨。關鍵的區別是,本土左翼將敵人鎖定於專政者和一切有權勢者,而非以人的血緣和口音來分辨善惡。不消說,左翼當然贊成本土自治,但這不是族群自治,而是跨越族群身分的香港公民自治。
其次涉及抗爭的極端思想,這使得「右」字之前,可加上「極」字來輔助說明。極,指的是極端。這在陳雲鼓吹的勇武抗爭已見端倪。「武」,就是含有武力相向之意。事實上,勇武派嘲笑碼頭工運、佔中人士和社運「和理非非」,就是嫌他們手法不夠暴烈和極端。進一步,他們樂於將不同路線者打造「賣港賊」,並將不走極端路線的溫和派視作「維穩」。凡此種種,再次區分出本土的左和右,一邊是希望逐步說服他人、感動人心的漸進主義,另一邊則是在鍵盤前黨同伐異,妄想革命一蹴而就的極端思想。
只想指出,左右之爭,並非所謂的一國派和本土派之爭,而是本土陣營內部的兩條路線之爭。事實上,本土的左和右,在不少議題上(包括取回單程證審批權及減低自由行旅客量等),立場幾乎一致。因而,真正存在分歧的其實是在兩方面:族群及抗爭路線問題。
極右導師陳雲主張「族群鬥爭」,將矛頭指向大陸平民,將所有大陸人都視為侵略者,一概貶斥為「蝗蟲」;更大問題是,凡跟大陸有關的,不管好的壞的善的惡的,必須打擊、否定和切割。因而,今年6月,他才蔑稱紀念六四的哀悼人群是「愚昧」,並炮轟紀念李旺陽的社運人。但問題是,本土左翼拒絕「族群鬥爭」,主張本土不該奠基於對另外一個族群的仇恨。關鍵的區別是,本土左翼將敵人鎖定於專政者和一切有權勢者,而非以人的血緣和口音來分辨善惡。不消說,左翼當然贊成本土自治,但這不是族群自治,而是跨越族群身分的香港公民自治。
其次涉及抗爭的極端思想,這使得「右」字之前,可加上「極」字來輔助說明。極,指的是極端。這在陳雲鼓吹的勇武抗爭已見端倪。「武」,就是含有武力相向之意。事實上,勇武派嘲笑碼頭工運、佔中人士和社運「和理非非」,就是嫌他們手法不夠暴烈和極端。進一步,他們樂於將不同路線者打造「賣港賊」,並將不走極端路線的溫和派視作「維穩」。凡此種種,再次區分出本土的左和右,一邊是希望逐步說服他人、感動人心的漸進主義,另一邊則是在鍵盤前黨同伐異,妄想革命一蹴而就的極端思想。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