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155點,收報22,881點,成交金額456億元。道指創新高,同時段交易的巴西股市卻跌近1%,美股與新興市場的投資者,就好像分別置身於天堂與地獄,並非在同一星球上,亞太區股市同樣未能受惠,除了台灣、馬來西亞及印尼外,其他全跌。股王騰訊(0700)終於失守50天線,低位回穩的濠賭股,趁銀娛(0027)公布營運數據欲回升卻受阻,奶品股調整幅度漸大,藥股開始反覆滑落,具基本因素支持的當炒板塊亦確認轉弱,持有累積升幅大的細價股的投資者更要小心。
人行公開市場昨日未有進行逆回購,本周淨回籠資金50億元,上周則淨投放291億元。10月流動性緊張一完結,政策即時收緊,國債主力期貨創面世以來最大單日跌幅,1年期國債息率亦升至4.05厘。人行已揚言去槓桿和去產能過剩,食品通脹又似捲土重來,本周末公布的10月份通脹料達3.3%,明年貨幣政策理應更緊縮。
理財產品 左右內地存息
內地仍未實行存款利率市場化,但實際上已面對來自理財產品的競爭。當1年期國債也提供4.05厘回報,理財產品的回報率難免要達到5厘、6厘甚至更高,才能吸引民眾甘願承受風險來購買。存款流向理財產品,最終還是會回到銀行體系資產負債表內,但爭奪存款難免要付出各式各樣的成本。
上證明年難樂觀 動力股不可靠
另外,理財產品同時是股市的直接競爭對手,對民眾來說,風險更要低於股市,上證指今年亦難出現牛市,明年的機會亦不容樂觀。
至於大家炒到如癡如醉的創業板,已失守50天線、後抽並再下跌,是大升浪以來首度低於50天線如此長時間。
論基本因素,盈利未能符合高增長期望,一旦動力股失去動力,就好像一架引擎全壞掉的飛機般危機。
CEC炒過龍 走勢不對勁
港股方面,當炒的已不當炒,焦點早已轉向細價股,這兩天最搶眼的莫過於經營阿信屋的CEC國際(0759),兩日累積升幅最高達60%。
筆者認為阿信屋是有前景的業務,但問題是炒作過度。主要股東持有70%股權,餘下的街貨大約有1.6億股,周三成交了1.43億股,昨日則為1.63億股,差不多所有流通的街貨兩日內已轉手了兩次。有時候,股價升跌的重點不在於基本因素,股份由誰持有才最緊要,筆者相信,現持有街貨的股東,多是因股價急升、憧憬可像彩票股般乾炒大升5、6倍而追入。
投資者的貪婪源於股價變動,一旦回落並缺乏買盤,很容易就會變成恐慌。這兩天股份主要在1.4元至1.77元成交,昨全天由高位反覆回落,卻並未看到太多承接,最終更接近只升不足1%。若說整固後再上,但成交量早已這麼大,還要低位收集後才再炒嗎?走勢似乎不太對勁。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