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曬醃時份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0日 21:35
2013年11月10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外公住在元朗鄉郊,家前家後有田,雖然九十歲高齡,仍每天落田耕種,家裏定時定候收到各式農作物,荔枝、龍眼、大樹菠蘿、花生、各款蔬菜瓜果……

他甚至會種曇花,我們在某夜看過曇花一現的美態後,便用來煲糖水;吃不完的蔬菜,外公會用來曬菜乾,蘿蔔用來製菜脯。


這些經陽光暴曬、醃漬的菜乾和菜脯不為販售,只為更有利保存。


因為食物是家人親手種,特別有風味!

最近走到嘉道理農場學習如何曬菜乾、製菜脯,親身參與製作過程,才發現看似簡單的製件過程,原來每一步驟也充滿智慧在裏頭。


農作物經年累月長大,一棵菜要種兩三個月才收成,嘴饞的現代人,未曾體驗過耕種的艱辛,輕易在街市買來蔬菜,將一斤菜揀剩半斤,黃的不要、賣相差的不要,專挑最嫩最美的來吃,食物就淪為垃圾。還是上一代人知慳惜食,昔日農村家家戶戶務農,生活較清苦,秋冬季是大量農作物收成的季節,吃不完的蔬菜,便會用曬乾或醃製等方法保存起來,是民間不需用防腐劑保存食物的智慧,當夏季蔬菜短缺時,這些加工品就是最好的佳肴,變奏出不少美食,如菜乾湯、菜乾豬骨粥、菜脯煎蛋角等。


曬菜乾方法簡單,但製作方法略有不同,簡單的只需將菜烚至轉色掛起曬乾即可,外公的做法是曬乾後再放入甕缸焗香,菜乾香味特別濃烈。福建永定的菜乾有名,聽說製作技術有四百年歷史,他們的做法是揀選鮮嫩芥菜,經七蒸七曬加工而成,味道芳香馥郁,永定客家菜中,以菜乾扣肉最為有名。


曬乾菜脯塞入老甕

至於菜脯,小時候已看見外公將田裏的蘿蔔洗淨,晾乾,然後塗上一層鹽巴,用石頭壓好助其出水,經過反覆曬製,最後將一片一片曬好的菜脯塞入老甕中。簡單的製作過程,其實要有不少技巧和經驗,蘿蔔片要切得大小適中、鹽太多會過鹹、曬的過程過久或過短令口感不對,若下起毛毛雨或菜脯沾了水氣便會發霉,一片普通不過的菜脯,其實要花不少心機。菜脯不是什麼貴價食材,但若是親自曬製,就顯得彌足珍貴。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菜乾班導師燕妹最明白不過,她在客家圍村長大,認識不少農家傳統智慧,曬菜乾、;製菜脯是每年的例行公事。「每年秋天之時,家家戶戶開始曬菜乾,空氣中瀰漫菜乾的香氣,菜乾用來煲湯,菜脯用來煎蛋,梅菜就用來蒸肉餅。」客家人燕妹訴說往時的愉快回憶。


「曬冷」曬咩最啱?

農場的永續生活及農業部最近曬菜乾、醃曬菜脯、曬冬瓜片、木瓜片,嘗試用這些方法來保存食物。永續生活及農業部永續農業主任馮麗晶(Carol)說:「秋冬季北風凜凜,相對濕度低,配合溫暖的太陽,將食材原本味道提升至獨特的風味和香氣,這與使用機器烘乾出來的味道有別,用機器烘乾的,就是欠缺了太陽的味道。」


十字花科最抵曬

曬菜乾的菜有很多選擇,如十字花科的芥菜、菜心、矮腳白菜等,10公斤的菜,曬出來只得1公斤,「所以通常會用芥菜,因為夠大棵。」燕妹說。去年有市民曬菜乾煲湯中毒新聞,懷疑菜受化學品污染,建議市民曬菜乾前要徹底把蔬菜洗淨,或使用不含農藥的有機蔬菜。


文 李佩雯

圖 林俊源

編輯 蔡曉彤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