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善用漂流教師 滿足教育需求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1日 06:35
2013年11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的中學教師大軍有2萬多人,分兩部分,其一是常額教師,另一是合約教師;近年由於學生人數減少,常額教師隨之減少,合約教師則告增加,當中不少在學校之間漂流,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穩定,生活不穩定。鑑於香港仍有不少教育需求未得到滿足,當局與漂流教師都應以新思維來尋找一條雙贏的出路。


教育局資料顯示,官津中學常額教師人數由2008/09年的2.12萬,減少4.7%至上學年的2.02萬,同期合約教師卻由3020人增加近兩成至3620人,當中有人多年都無法覓得固定教席,只能在學校間「漂流」打散工。若為了吸納漂流教師而搞小班教學,是本末倒置,但香港確實存在不少迫切的教育需求,急待滿足,例如以下兩項:


(1)教育界未來10年面對大量雙非童湧港入學的挑戰(雙非嬰由2001年的620名,急升至2011年的3.5萬,2012年仍有超過2.5萬名),更複雜的是,雙非童湧港10年之後,將會打回原形,變回零雙非,情況猶如一個「洪峰」闖進教育這條大河,若處理不周,勢將決堤水淹,重現早前幼稚園及小一派位的亂象。


雙非童的數字是公開的,洪峰何時湧到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大學,可預知,雖然難以準確預計;儘管如此,當局仍須未雨綢繆,做好教育資源及人力需求規劃,迎接「洪峰」,而漂流教師則是一個可以協作解決問題的伙伴。


(2)剛公布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其中一個重點是婦女勞動參與率偏低,故要推行更多「家庭友善」措施,以釋放婦女勞動力。現時中小學及社福機構可逐年向教育局申請撥款,為學生推行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但資助額不足,並主要針對申領綜援等低收入家庭,致部分有需要學生被拒諸門外。現時學生下課時在職父母多仍未下班,致令部分母親被迫放棄全職工作以照顧家庭,若政府能增加撥款支援課後學習計劃,相信可釋放更多婦女勞動力,亦可為超額及漂流的教師提供一個繼續服務教育界的機會。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