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家強:港失離岸人幣壟斷地位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3日 06:35
2013年11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民幣離岸業務已發展至本港以外的多個境外市場。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昨天表示,香港正致力於發展優越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但隨着台北、新加坡、倫敦逐步開放人民幣業務,本港對離岸人民幣業務的壟斷地位已不再,惟相信香港在競爭中可發展更好。


陳家強昨天在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的周年會議上談及本港發展,他說,台北和新加坡都已有人民幣清算行設點,RQFII(人民幣境外合格投資者)額度也已向倫敦和新加坡開放,與此同時,上海自貿區的建立亦可視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起點,因此,本港對離岸人民幣業務的壟斷時期已經終結。


人幣國際化進程 可從中獲益

但儘管如此,陳家強認為,香港的成功從來不是靠建立特權和壟斷,市場毋須擔心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遭到削弱,需要擔心的卻是,香港有沒有在改變中獲益。他相信,本港一直有能力適應多變的外部環境,來自其他地區的競爭會讓香港發展更好,未來也歡迎更多的外來競爭以配合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盼發國債成常設機制

此外,下周四即11月21日,財政部將發行100億元人民幣國債,其中30億元人民幣將給予本港散戶認購。陳家強說,本次發債的特別之處在於可以通過證券行認購,增加了分銷途徑,亦可增加市民將來買賣債券的興趣。


港府發展債券市場,每一次都力求新嘗試,增加市場廣度及深度,希望這次國家財政部在香港發債的安排持續,成為一個常設的機制,經常在香港發債。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