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很多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如果父母有自覺的,多半早早就被送去學鋼琴了。我沒有這麼做,甚至在姊姊讀幼稚園時,看到同學學琴也主動想學的情况下,我都不為所動。
我應該就屬於「有自覺父母」的行列之內才對啊,但我沒這樣做的原因是,我認為學琴的初期,必定是枯燥乏味的。早早地將孩子往「枯燥乏味」裏送,我們是害怕將來孩子遇不上枯燥乏味的日子嗎?
孩子的輕鬆日子沒幾年
童年的時光是很珍貴的。童年可以處在「無所事事」的時間,其實不多。一旦進入學校體系的孩子,即使面對的是枯燥乏味,到時連父母都是無可奈何的。你會因為孩子喊「上學無趣」就讓孩子不用去上學了嗎?
因為我預知了——做孩子的輕鬆日子——其實沒有幾年,也沒有你想像的多。再加上,我自己小時候沒學過琴,我並不能體會「會彈鋼琴」的美好感覺,但是,或許那才是有一天我願意讓孩子去「學學看」的契機。
大家可以對周遭的朋友問上一圈看看,「小時候學過鋼琴的,而且學過好多年的,有多少的比例覺得『那真是美好的一段時光』?」
後來認識了一位鋼琴老師,她說如果學琴的孩子,只知道彈琴,卻對與音樂有關的東西一無所知,或是也不怎麼關心——這樣,彈得一手好琴,跟油漆工刷得一手好油漆,有什麼不同?都是多練習就可以達到的成果。她一番話的背後含意,不是不可以送孩子去學琴,而是﹕父母有沒有想清楚,你為什麼要讓孩子去學琴?是因為家有學琴的孩子有面子,還是多項才藝將來申請學校更容易,還是你希望他將來成為郎朗第二……,或是,你只是想培養孩子的一項人生興趣而已。
太早學琴徒「空轉」 耗雙方精神
我猜,上一代父母,第一種原因居多;這一代父母,很多卻是最後一個。如果我只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需要早早送孩子去學琴嗎?有一種說法我是相信的﹕六歲的孩子開始學琴,等他學到八歲時,另一個八歲的孩子也開始學琴了——但是,當這兩個孩子到十歲的時候,琴藝會是差不多的水準。也就是說,太早開始學琴的孩子,因為心智、肌肉協調力和專心度都還不成熟,所以孩子的很多力氣,都花費在「空轉」上頭。
但這樣的「空轉」,你知道要付出父母和孩子多少的代價嗎?我指的不是金錢,而是雙方的精神損耗。甚至它是很多學琴多年的孩子,「一旦脫離父母的掌控後,一輩子不再彈琴了」的背後原因。
作者簡介﹕旅港台灣親子博客紅人,著作銷量合共達四十萬,育有兩名兒女
汪培珽 http://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我應該就屬於「有自覺父母」的行列之內才對啊,但我沒這樣做的原因是,我認為學琴的初期,必定是枯燥乏味的。早早地將孩子往「枯燥乏味」裏送,我們是害怕將來孩子遇不上枯燥乏味的日子嗎?
孩子的輕鬆日子沒幾年
童年的時光是很珍貴的。童年可以處在「無所事事」的時間,其實不多。一旦進入學校體系的孩子,即使面對的是枯燥乏味,到時連父母都是無可奈何的。你會因為孩子喊「上學無趣」就讓孩子不用去上學了嗎?
因為我預知了——做孩子的輕鬆日子——其實沒有幾年,也沒有你想像的多。再加上,我自己小時候沒學過琴,我並不能體會「會彈鋼琴」的美好感覺,但是,或許那才是有一天我願意讓孩子去「學學看」的契機。
大家可以對周遭的朋友問上一圈看看,「小時候學過鋼琴的,而且學過好多年的,有多少的比例覺得『那真是美好的一段時光』?」
後來認識了一位鋼琴老師,她說如果學琴的孩子,只知道彈琴,卻對與音樂有關的東西一無所知,或是也不怎麼關心——這樣,彈得一手好琴,跟油漆工刷得一手好油漆,有什麼不同?都是多練習就可以達到的成果。她一番話的背後含意,不是不可以送孩子去學琴,而是﹕父母有沒有想清楚,你為什麼要讓孩子去學琴?是因為家有學琴的孩子有面子,還是多項才藝將來申請學校更容易,還是你希望他將來成為郎朗第二……,或是,你只是想培養孩子的一項人生興趣而已。
太早學琴徒「空轉」 耗雙方精神
我猜,上一代父母,第一種原因居多;這一代父母,很多卻是最後一個。如果我只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需要早早送孩子去學琴嗎?有一種說法我是相信的﹕六歲的孩子開始學琴,等他學到八歲時,另一個八歲的孩子也開始學琴了——但是,當這兩個孩子到十歲的時候,琴藝會是差不多的水準。也就是說,太早開始學琴的孩子,因為心智、肌肉協調力和專心度都還不成熟,所以孩子的很多力氣,都花費在「空轉」上頭。
但這樣的「空轉」,你知道要付出父母和孩子多少的代價嗎?我指的不是金錢,而是雙方的精神損耗。甚至它是很多學琴多年的孩子,「一旦脫離父母的掌控後,一輩子不再彈琴了」的背後原因。
作者簡介﹕旅港台灣親子博客紅人,著作銷量合共達四十萬,育有兩名兒女
汪培珽 http://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