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行政會議前成員林奮強成立的智庫昨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未來20年本港勞動人口將減少20萬,導致未來15年本港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減少13%。為彌補勞動力減少所帶來的經濟影響,他建議明年起本港應從海外引入3000名移民,之後每年遞增,預計至2031年合共有約20萬人移民來港。不過,有學者和立法會議員均指出,引入移民不應只有名額未有整體方案,政府可透過釋放潛在勞動力、提升人均生產力等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
明年起引入 人數逐年加
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11年本港有345萬勞動人口,佔總人口一半。統計處推算2016年本港勞動人口將增至370.2萬,佔總人口逾半;至2031年勞動人口將減少18.2萬,至352萬,佔總人口45.63%,較2016年下跌7個百分點(見圖)。
智庫「香港黃金五十」昨發表人口報告,行會前成員兼智庫創辦人林奮強預計,未來15年本港將迎來新一輪退休潮,預計本港GDP將減少13%,相當於每年增長減少1%。另外,部分企業會因受退休潮影響倒閉或縮減規模,令政府稅收減少,間接導致私人及公共投資減少。
為彌補退休潮帶來的經濟損失,林奮強建議明年起引入3000名高質素移民,之後每年遞增1000人,預計至2031年共可引入約20萬人來港,而這批新來港移民應是高質素精英而非低技術勞工,故達20萬是「合理的數字」。
引入高質素精英 專責小組審批
他又強調,新移民對本港經濟有貢獻,「千祈千祈、記住記住唔好歧視新移民」。對於引入模式,林表示可考慮設一專責小組委員會審批,審批要有彈性而不如現時般的「官僚主儀」逐項評分「剔剔剔」,確保引入創富專業人才。被問會否是人治模式引入移民,林指詳情公眾可再商討。
另外,面對人口老化,林建議本港未來應增建9間公立醫院,及研究推遲退休年齡(見另稿)。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說,本港毋須引入20萬移民彌補未來勞動力減少對經濟所帶來的損失。他舉例,政府可透過提升本港人口質素、鼓勵更多青少年接受專業技能訓練、引入高科技產業等方法,提升人均生產力解決問題,又認為制訂移民政策時,應同時考慮單程證、雙非等影響。
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亦認為林的建議只着眼於人口數目,沒有考慮如何釋放本港潛在勞動力,如現時本港只有一半婦女外出工作,若政府能鼓勵婦女就業,將有助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
他續稱,目前入境處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欠透明度,認為未來政府若重新制訂移民政策,應增加透明度包括考慮設計分制,適量引入本港欠缺的專才。
明年起引入 人數逐年加
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11年本港有345萬勞動人口,佔總人口一半。統計處推算2016年本港勞動人口將增至370.2萬,佔總人口逾半;至2031年勞動人口將減少18.2萬,至352萬,佔總人口45.63%,較2016年下跌7個百分點(見圖)。
智庫「香港黃金五十」昨發表人口報告,行會前成員兼智庫創辦人林奮強預計,未來15年本港將迎來新一輪退休潮,預計本港GDP將減少13%,相當於每年增長減少1%。另外,部分企業會因受退休潮影響倒閉或縮減規模,令政府稅收減少,間接導致私人及公共投資減少。
為彌補退休潮帶來的經濟損失,林奮強建議明年起引入3000名高質素移民,之後每年遞增1000人,預計至2031年共可引入約20萬人來港,而這批新來港移民應是高質素精英而非低技術勞工,故達20萬是「合理的數字」。
引入高質素精英 專責小組審批
他又強調,新移民對本港經濟有貢獻,「千祈千祈、記住記住唔好歧視新移民」。對於引入模式,林表示可考慮設一專責小組委員會審批,審批要有彈性而不如現時般的「官僚主儀」逐項評分「剔剔剔」,確保引入創富專業人才。被問會否是人治模式引入移民,林指詳情公眾可再商討。
另外,面對人口老化,林建議本港未來應增建9間公立醫院,及研究推遲退休年齡(見另稿)。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說,本港毋須引入20萬移民彌補未來勞動力減少對經濟所帶來的損失。他舉例,政府可透過提升本港人口質素、鼓勵更多青少年接受專業技能訓練、引入高科技產業等方法,提升人均生產力解決問題,又認為制訂移民政策時,應同時考慮單程證、雙非等影響。
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亦認為林的建議只着眼於人口數目,沒有考慮如何釋放本港潛在勞動力,如現時本港只有一半婦女外出工作,若政府能鼓勵婦女就業,將有助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
他續稱,目前入境處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欠透明度,認為未來政府若重新制訂移民政策,應增加透明度包括考慮設計分制,適量引入本港欠缺的專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