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原定10月中開售,但臨時「急煞停」的跑馬地兩年樓花壹鑾,昨日市場消息傳出,接獲中資和外資機構洽購整幢物業,估計涉及銀碼約13億至17億元,準買家中更包括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或相關人士。不過,中聯辦回應指沒聽聞相關消息,而牽頭發展商永光發展則承認,壹鑾確接獲包括中資在內約5間機構洽購全幢。有時事評論員認為,中資機構在港購買整幢住宅作為員工宿舍自用,過往亦屢見不鮮,並非不尋常舉動。
昨午市場傳出,壹鑾整幢獲洽購,買家是中聯辦或相關人士,到黃昏時,消息指壹鑾接獲的洽購價介乎13億至17億元;以壹巒住宅總樓面逾4.35萬方呎計,折合呎價2.9萬至3.9萬元。不過,中聯辦有關人士回應本報查詢時稱:「從沒聽過有關消息。」
5間機構洽購 包括中資外資
永光發展總經理鄺德權回應查詢時證實,目前確有近5間機構洽購壹鑾全幢大廈,當中包括中資和外資機構,但仍未落實成交,而且不排除稍後會再拆售單位賣予一般散客。被問及洽購者中,是否包括中聯辦或相關人士,以及擬以何種方式交易時,鄺只回應稱:「對市場混亂消息,一概不評論。」
鄺德權年初曾聲稱,壹鑾全部82個住宅連同地舖若悉數售罄,最多可套現17億元,被問及與現時洽談意向價是否脗合,他回應指「差不多是這個數字」。
劉銳紹:中資機構多買作宿舍自用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駐港中資機構、甚至過去的新華社,在港購買住宅並非新鮮事,亦非不尋常之舉。不過,劉認為中聯辦作為國家駐港代表,屬行政職能機構,而非一般工商企業,即使落實購入整幢住宅,估計亦是作為宿舍自用,用作投資的機會較細。
資料顯示,中聯辦過往亦曾試過在港購入整幢住宅,如2003年2月就以3.2億元,向上海實業(0363)購入西半山蒲飛路18至24號整幢分層豪宅自用;以項目總樓面約7.5萬方呎計(涉52伙),每方呎樓面價4267元,屬當時市價。
銷監局:一幢一合約 沒要求審批
壹鑾上月11日已公布首推30伙的售價,平均實呎27,584元,單位實用面積354至877方呎,售價796萬至2998萬元,原定10月19日開售,惟由於認購登記反應一般,發展商突然「急煞車」宣布不賣。銷監局回應指出,如發展商以單一份買賣合約,把一整幢多單位建築物中的所有住宅物業售予同一人,並不受樓書、價單等規定所限,一手條例亦沒要求賣方事前要向公眾公布或獲銷監局批准。不過,買方未來若折售物業時,仍要依足一手條例,局方並表示現正了解事件。
明報記者 林可為、何建邦、林尚民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