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政府迄今只承諾捐款10萬美元協助菲律賓救助「海燕」災民,連同中國紅十字會捐出的10萬美元,遠遠不及鄰國日本與韓國,亦遠低於中國近期其他海外人道救援的金額,引起外界猜測北京是否因中菲關係陷低潮而不願大方出手。中國外交部拒絕評論有關猜測,僅強調會與東盟國家一起加強防災救災領域的合作。
疑關南海爭議 捐款大減
《紐約時報》指出,今年9月,中國親密盟友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發生地震,估計導致500人死亡,中國隨即宣布提供150萬美元援助;2011年菲律賓遭受熱帶風暴襲擊時,中國亦承諾提供100萬美元援助,那時兩國關係尚未因南海主權爭議惡化。《華爾街日報》亦認為中國是次援助力度不大。
相比之下,日本與韓國分別承諾向菲律賓提供價值1000萬與500萬美元援助,日本今日會派出自衛隊協助救災;美國提供2000萬美元援助,另一亞太國家澳洲亦宣布捐助1000萬澳元。澳洲國際關係專家梅德卡爾夫(Rory Medcalf)指出,雖然在天災後談論地緣政治看似冷酷無情,但諸如今次風災與2004年南亞海嘯均有政治涵義,菲律賓「會記得那些更慷慨的國家」。
官媒促救援﹕大國應有道義
內地網上近日的確出現反對援助菲律賓的聲音,有人認為當局應先向同樣受「海燕」破壞的廣西、海南兩省投放資源。不過,一向在領土爭端上採取強硬立場的《環球時報》昨卻發表社評,指中國應積極救援菲律賓災民。文中稱,儘管南海問題令中菲關係緊張,但伸出援手是中國「作為大國應該有的道義」,「中國的國際形象、尤其是我們在重大問題上行為方式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對我們自身的利益至關重要」。
綜合報道
疑關南海爭議 捐款大減
《紐約時報》指出,今年9月,中國親密盟友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發生地震,估計導致500人死亡,中國隨即宣布提供150萬美元援助;2011年菲律賓遭受熱帶風暴襲擊時,中國亦承諾提供100萬美元援助,那時兩國關係尚未因南海主權爭議惡化。《華爾街日報》亦認為中國是次援助力度不大。
相比之下,日本與韓國分別承諾向菲律賓提供價值1000萬與500萬美元援助,日本今日會派出自衛隊協助救災;美國提供2000萬美元援助,另一亞太國家澳洲亦宣布捐助1000萬澳元。澳洲國際關係專家梅德卡爾夫(Rory Medcalf)指出,雖然在天災後談論地緣政治看似冷酷無情,但諸如今次風災與2004年南亞海嘯均有政治涵義,菲律賓「會記得那些更慷慨的國家」。
官媒促救援﹕大國應有道義
內地網上近日的確出現反對援助菲律賓的聲音,有人認為當局應先向同樣受「海燕」破壞的廣西、海南兩省投放資源。不過,一向在領土爭端上採取強硬立場的《環球時報》昨卻發表社評,指中國應積極救援菲律賓災民。文中稱,儘管南海問題令中菲關係緊張,但伸出援手是中國「作為大國應該有的道義」,「中國的國際形象、尤其是我們在重大問題上行為方式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對我們自身的利益至關重要」。
綜合報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