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彥晨﹕蔣友青事件的社會醜態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3日 06:35
2013年11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蔣友青20歲出頭,有顯赫的家世,最近他在台灣報端以斗大的標題搭配誇張表情的照片示人,這位蔣經國的孫輩曾經是個內向可愛的男孩,而今,在媒體呈現的面容竟令許多人驚訝,才幾年光景,怎麼變了個人?!蔣友青身上發生了什麼事?

大哥讓身邊人活在地獄

蔣友青有個強勢成功的大哥蔣友柏,創辦「橙果設計」轉型為文創商人,加上直言帥酷潮男形象,擺脫蔣家王朝包袱,但友青未必如此順利,一位曾稱自己讓周遭人「生活在地獄」的大哥,或令他壓力倍增;而大哥認為他不宜再待在這個家,顯然很傷人。


他此次出事是因8年前遭台北美國學校退學一直困擾他,為此在臉書(facebook)出言恐嚇學校,引起當局注意。其言行確有觸法,不過媒體更多是注意到其「異常」言行;簡單說,蔣友青非常態的表現充分說明他病了,而媒體消費他則帶有惡意看笑話心態。


律師呂秋遠說,若他是檢察官,不會苛責蔣友青,恐嚇危安罪是輕罪,最多拘役30天到兩個月徒刑,但他很想知道什麼原因令蔣友青8年來一直走不出來?其情緒和心理受到什麼衝擊?

蔣友青自承有「嚴重心理病」,當他面對鏡頭以不流利的中文述說他和哥哥的衝突,以及家人都不支持他的感傷,有同理心的人,從中看到的是一個敏感內向且心理受傷的年輕人,而不是一個沒落貴族公子的出醜。可惜台灣媒體多半選用他最猙獰的面容和跌個四腳朝天的照片,生怕社會以正面良善的心態看待這個家族,若說蔣友青病了,台灣媒體有沒有病呢?


媒體大肆傷害心理病者

筆者無意為蔣友青的言行脫罪,但誠如律師呂秋遠所說,他在美國學校或遭霸凌,因此被退學,他累積的怨氣誤以為可以在網絡發泄,卻不知虛擬世界的言行也有法律責任。


蔣友柏說得對,成年人該為自己負責,不過我們再回溯蔣友青的生命歷程,不難理解其壓力來自於他不同凡人的家族背景,在最需要依附母親和家人的童年,很可能得不到父母庶民的「愛」。將衣食無慮榮華富貴當成「愛」,則是完全扭曲孩子最需要的生命養分。


榮華富貴難代父母之愛

筆者無意深究蔣友青到底是個被溺寵過頭的孩子還是任性胡為的貴公子,也不必將責任全推給無法親力親為教養他的父母;從一位心理病人角度,蔣友青當下最需要的是合格心理醫師照料,這點其家人有必要給予協助。


其次,社會不必順應輿論卑劣角度去看待此事,而用同情理解和善意,幫助他人的心情,讓這個年輕人早日走出8年前一直困擾他到現在的打擊,繼續向前。讓他學會不再找藉口逃避自己的責任,從家族龐大壓力中站起來,這才是社會最希望見到的。


作者﹕台灣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