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周一於波蘭華沙展開,會上菲律賓代表含淚控訴全球對氣候變化反應緩慢,欠缺具體行動。他聲言會絕食直至會議達成有意義的成果,盼阻止「瘋狂的極端氣候」變成慣常現象。
會期內絕食 促達實質成果
今次大會將擬定阻止全球暖化的新協議,定於2015年通過及簽署,2020年實施。菲律賓代表薩尼奧(Naderev Sano)指出,令菲國進入災難狀態的超強颱風「海燕」,正是氣候變化帶來的瘋狂惡果,足證明氣候變化的威力,對此有所懷疑者應到災區親身體會。
薩尼奧批評,各國雖在3年前已同意成立綠色氣候基金,發達國家亦承諾2020年起每年為基金提供千億美元水平注資,但至今綠色氣候基金依然徒具虛名。他聲言會在為期12天的會議內絕食,直到會議達到實質成果,包括承諾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建立氣候損害補償機制、推動控制溫室氣體濃度的措施等。
專家:菲重創八成人為因素
氣候專家指出,風力時速超過300公里的「海燕」雖然威力強勁,但菲國之所以受重創,有八成涉及人為因素。全球暖化或令颱風威力增加,2008年一項研究指出,過去30年威力最強的1%颱風風力平均每年增加1.6公里,而菲國海平面近20年已上升半吋,達全球平均值的3倍,令風暴潮破壞力大增。
與此同時,菲國沿海地區的貧窮人口近年急劇增長,平均有40%貧民居於常受風暴吹襲的城市,但當地許多房屋都是以木材、乾草等廉價物料搭建,抗風能力不足。高度自治的地方政府缺乏資源投資公共建設防災,中央政府難以推動基建發展,亦未能在災難發生後馬上組織全國救援,令死傷慘重。專家認為,加強建築物強度、改善預警系統及提升政府應變速度,可有助減輕災害。
綜合報道
會期內絕食 促達實質成果
今次大會將擬定阻止全球暖化的新協議,定於2015年通過及簽署,2020年實施。菲律賓代表薩尼奧(Naderev Sano)指出,令菲國進入災難狀態的超強颱風「海燕」,正是氣候變化帶來的瘋狂惡果,足證明氣候變化的威力,對此有所懷疑者應到災區親身體會。
薩尼奧批評,各國雖在3年前已同意成立綠色氣候基金,發達國家亦承諾2020年起每年為基金提供千億美元水平注資,但至今綠色氣候基金依然徒具虛名。他聲言會在為期12天的會議內絕食,直到會議達到實質成果,包括承諾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建立氣候損害補償機制、推動控制溫室氣體濃度的措施等。
專家:菲重創八成人為因素
氣候專家指出,風力時速超過300公里的「海燕」雖然威力強勁,但菲國之所以受重創,有八成涉及人為因素。全球暖化或令颱風威力增加,2008年一項研究指出,過去30年威力最強的1%颱風風力平均每年增加1.6公里,而菲國海平面近20年已上升半吋,達全球平均值的3倍,令風暴潮破壞力大增。
與此同時,菲國沿海地區的貧窮人口近年急劇增長,平均有40%貧民居於常受風暴吹襲的城市,但當地許多房屋都是以木材、乾草等廉價物料搭建,抗風能力不足。高度自治的地方政府缺乏資源投資公共建設防災,中央政府難以推動基建發展,亦未能在災難發生後馬上組織全國救援,令死傷慘重。專家認為,加強建築物強度、改善預警系統及提升政府應變速度,可有助減輕災害。
綜合報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