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租金升高 好店減少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4日 06:35
2013年11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從北京開會回來,周日就按捺不住趕去紅磡曲街金門來嘗一份炒牛丁(北京的體會下周再跟大家報告)。自知本欄並不是飲食專欄,但這家店確實值得向大家介紹。店內的老闆娘,侍應及廚師都是一群可愛的嬸嬸,她們不愛寫單,但仍能有條不紊地處理所有客人的「柯打」,馬生的菜鳥物流應可考慮羅致她們!而且,她們做的食物美味,奶茶香濃,這種貨真價實的店在香港真的愈來愈少。


這種店愈來愈少的趨勢,源自租金上升帶來的壓力,租金的上調是跟隨物業價值的上升而來。這情况在過去數年,由於人家的量化寬鬆促成的超低利率格局影響尤甚。資產價格若非由供需關係平衡所拉動,出來的行情往往最難預測,所以這波資產價格上升,尤其是在房地產,已令不少政府為此而煩惱。而且在市民生活的層面,前文亦有提及,如出租車的減少,亦是租金引發出來影響大家生活的一些後果。


關鍵規模 決定行業格局

正當自己在迷思這事時,有公司在11月11日光棍節總銷售額突破了350億元的消息在網上傳得鬧哄哄。這數字是去年的190億元增長超過80%而來,而且,今年10月的消費品銷售額約為693億元,意即一天的規模已是抵整整半個月。當然,大家亦會怕此情此景會否 出現「一節淡三墟」的情形。但似乎這並不是大家的焦點所在,因為馬生事後的言論比數字更精彩。當大家在公司的發布會場,以為馬生會為此銷售額突破發表相關演說時,馬生卻說雙十一的關鍵不在於交易額數字,而是應該思考這一數字如何把商業地產的高價打下去。


當互聯網出現之時,曾有人指 「去中間化」(Disintermediary)將會出現,使消費者能夠與生產商直接接觸,減省批發零售過程中間的成本,並促使價格透明度提升,有利消費者。可是在互聯網發展的過去一段時間,我們並沒有完全看見此情景的出現。歸根究柢,當年的科技並沒有達到所需要求,以致這效果未能真正發揮。正如如今的CG科技才可把很多天馬行空的故事拍攝出來一樣。如今,這方面的發展已達到所需的關鍵規模(Critical Mass),行業格局出現根本性的改變似乎就在街頭轉角處 !


安保投資大中華區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