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思捷改革產品供應鏈 方向正確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5日 06:35
2013年11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思捷(Esprit,0330)股價近日持續強勢,筆者或在此再分享一些看法,特別是大家最擔心的有關風險的問題。


先談一談供應鏈的問題。大家經常掛在嘴邊說思捷的死因是由於Fast Fashion的冒起,尤其是Zara及H&M,以超短的供貨時間,來應付消費者對時裝款式口味的快速變化。讀者可能會質疑,Esprit能否追趕Zara及H&M這種能力呢?首先關於設計方面,眾所周知,Zara沒有名牌設計師,而且都很年輕,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到如巴黎、米蘭、倫敦、紐約等各種時裝發布會,以及各種時尚場所搵Idea。然後將最近的潮流信息迅速反饋回總部,將之「改善」,重新組合成Zara的產品;換句話來說,即「抄考」。Esprit要「抄考」亦不難啊。第二是,Zara的強項Quick Respone,即根據最新的銷售數據,來綜合分析最近最受顧客歡迎的款式,再「微調」然後變成「新款」。Esprit現在正在以「Trend Division」來實驗新的Fast-to-market模式「Vertical Model」,期望供貨時間可從目前的7至9個月,縮短到3至4個月。筆者認為,雖然這跟Zara的幾個星期仍然沒法比,但對於Esprit來說已是一個大改進,而且有空間再縮短。


壓縮供貨時間 追貼潮流

接着是分銷模式的問題,而這才是最大的問題。雖然批發業務過去幾年跌幅不少,但佔比仍達約40%(最高曾佔約60%)。而批發業務,尤其是Shop-in-stores(主要是百貨公司,約佔批發業務37%)便是Vertical Model最大的阻力。這是因為百貨公司買斷Esprit的貨品,因而有存貨風險,而且談判能力強,所以對Esprit供貨有要求,但卻會阻礙Esprit統一貨品以建立品牌的成效。Esprit現在的解決方法是,承諾部分主要由Esprit挑選的貨品如銷售不好Esprit會原價買回。當然這個做法會令批發業務的風險加大,但卻有助加強百貨公司對Esprit重建品牌的決心。


批發業務阻力大 決心搭夠

筆者強調思捷的復蘇是漸進的而不會是一步到位的,但最重要的是,現在的方向終於對了,即針對產品及供應鏈而不是靠大牌明星賣廣告。


股飈 gubiao388@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