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捷星創意開源 登機證印廣告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5日 06:35
2013年11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廉航競爭日趨白熱化,除鬥低價,廉航公司還要花心思推出額外服務來「俘虜旅客心」。近日捷星亞洲(Jetstar Asia)成為首家推出「直達閘口」免現場辦登記手續服務的亞太區廉航,更創新地在自助登機證上設立廣告欄,令這項「便民之舉」同時成為生財新招。


捷星亞洲自本月6日起,在新加坡樟宜機場開設「直達閘口」服務,毋須行李機艙及免簽證的旅客,可在網上辦理完登機手續之後,打印A4紙大小的登機證,直接到達登機閘口,登機前再做簡單的安檢程序便可。除了方便乘客,這張自印登機證也「落足心思」,下方有一個廣告專欄,大概佔整張A4紙的四分之一。


捷星亞洲CEO Barathan Pasupathi表示,目前亞洲僅幾間大型全服務航空開通「直達閘口」的服務,但愈來愈多廉航旅客對效率要求更高。他稱若該服務在樟宜機場進展順利,將會向捷星其他亞洲基地推廣,包括香港、日本和越南。


星洲試辦 順利將推港日

捷星母公司澳航(Qantas)去年獲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批准了關於「對捷星4家合資企業整合協議」,希望合資公司在航線網絡、定價、採購、營銷等方面加強合作。


Barathan稱這種商業模式比「單打獨鬥」更能降低品牌營銷和飛機採購成本,「從這兩大方面減省的成本,我們可以用來重塑廉航的概念」;但他強調,雖然捷星的各家合資公司有多項合作,但「合作」和「控制」兩個概念不能混淆,「以捷星亞洲為例,我們的當地市場團隊,會因應當地市况和競爭對手的策略,來推出優惠活動及釐定適當的票價」。他表示只要董事會和管理層大多數由當地人擔任,控制權就在合資公司手中。


澳航旗下聯手省成本

雖然廉航在亞太區發展迅速,但香港卻進度緩慢,亞太區航空研究機構CAPA首席分析師Brendan Sobie表示,香港本身地方不大,難形成規模效應,新公司建立品牌需時更長,一個已經建成的品牌進入會更容易發展。他又指去年廉航在東南亞的市佔率高達52%,但香港僅6%,「受機場資源所限,目前廉航只能獲得較差時刻,但愈早進入搶佔市場分額,待機場擴建後,就愈可享受大發展」。


明報記者 魏嘉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