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Lafite為客滅樽 免被人冒牌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8日 21:35
2013年11月18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說到紅酒,中國富豪只認拉菲。開一瓶1982年的拉菲,幾乎成了宴客的最高禮遇。拉菲羅斯柴爾德(Domaines Barons de Rothschild 〈Lafite〉)董事長Christophe Salin近日接受明報記者訪問時說,很欣喜拉菲在中國如此受捧,但他也留意到中國有不少玩弄Lafite字眼的仿冒者。為了保護百年品牌,他指拉菲會和經銷商合作、教育消費者,甚至會追蹤售出的拉菲,在宴請結束後派人去敲碎酒瓶瓶頸,確保酒瓶不會被再用。


2011年紅酒市場最熾熱時,一箱2009年拉菲的售價曾至1.4萬英鎊(約18萬港元),這背後是中國人對法國波爾多一級酒莊出品的一股狂熱。拉菲在中國名氣之大,幾乎成了法國頂級佳釀的代名詞。Salin說,他也不知道每年在中國到底賣出多少拉菲,但就認為中國目前並無假的拉菲,反而有很多「Lafake」,即玩弄字眼、仿冒拉菲品牌的酒,侵犯了商標權。隨便舉一個例,例如La Femme,在法語中有女孩的意思,但由於與Lafite字形、發音相似,以此為商標的紅酒就打着知識產權的擦邊球。


辦品酒會 教育消費者

Salin說,為了保護拉菲品牌,酒莊會與經銷商合作,舉辦品酒會來教育消費者。香港的經銷商Omtis還會跟蹤出售的拉菲,在宴請結束後派人去敲碎酒瓶瓶頸,確保酒瓶不會被再用。在中國,拉菲與當地警方合作,追查仿冒者。此外,儘管中國的需求強勁,拉菲也沒有厚此薄彼。Salin說,拉菲正牌每年產量約1.5萬箱,但這麼多年來,一直嚴守對歐洲、美洲及亞洲3大區各分配三分之一的準則。


去年3月,拉菲來到山東省蓬萊栽種葡萄、建立酒莊,Salin稱此舉是為了證明只要有耐心,中國也可以產出好酒,同時也是拉菲的一個櫥窗。蓬萊酒會起用一個全新的名字,預計2016年面市,初期產量約1萬箱,分兩級品質。通過最近的視察,他認為蓬萊酒的質量非常好,由於主要採用赤霞珠和西拉兩種葡萄,風格會介乎波爾多和朗格多克。


飲紅酒勿跟風 自己探索

Salin執掌拉菲古堡近30年,如果問他如何品嘗紅酒,他會先說,紅酒的一切都是優雅的,挑選紅酒不是年份愈早就愈好,而是要選最適合當下這一刻飲用的。對於喜好哪種風格的紅酒,他強調不要盲目跟風,每個人要自己探索,「很簡單,嘗一嘗,然後問自己:喜歡還是不喜歡?就這麼簡單」。


Salin說,中國人對紅酒的認識已經開始起步了,像中國現在也有品酒會,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中國人親自到波爾多來參觀酒莊,更全面地了解紅酒文化,成為紅酒的有識之士。「其實我覺得只有去過波爾多或者其他紅酒產區,看過紅酒是怎樣做出來的,才真的可以說自己懂紅酒。」


明報記者 李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