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交易所從來都是一個城市,甚至是國家金融產業強弱與否的一個重要象徵。之前港交所(0388)收購LME就是一個矚目的例子。全球交易所的收購合併潮,過去幾年可說達到高峰。
剛度過13歲生日的洲際交易所(ICE),剛完成收購200多年歷史的紐約泛歐交易所(NYSE Euronext),名副其實是「蛇吞象」的交易。以市值計,ICE將僅次於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成為全球第二大交易所。
交易所合併涉政治 未必成熱潮
今次合併後,ICE將於全球經營16家交易所及5家中央結算公司,更計劃明年分拆NYSE Euronext旗下的歐洲大陸交易所業務公開上市。今年8月份,電子股票交易所BATS環球市場和競爭對手Direct Edge亦宣布合併。以交易量計,它將超越納斯達克,成為美國第二大股票交易所。
綜觀以上例子,究竟未來環球交易所合併熱潮會否持續?筆者認為,交易所合併並非單純從生意上考慮,亦涉及地緣政治因素,始終交易所是一個國家或城市的金融象徵,合併隨時會令國家或城市失去金融安全性。舉個例子,早前新加坡及澳洲的交易所亦有意合併,惟最終告吹,可見交易所合併在政治及政策均敏感之下,較難成為趨勢。未來值得關注的是倫敦交易所(LSE)會否和NASDAQ合併。
金融海嘯爆發後,環球金融監管機構對投資銀行、商業銀行愈益嚴謹,加上市况不濟,亦令交易所的傳統業務受影響,股票交易盈利空間更不斷受壓。在經濟誘因下,交易所傾向透過合併收購,讓雙方優點如產品、資源、機制及流動性等整合,從而實現規模經濟。若以ICE為例,其收購策略便是發展電子交易平台、增加買賣貨幣合約及增加衍生工具市場競爭力。
場外產品 變廉宜場內交易
另外,隨着它們於OTC(場外交易)的監管提高,反而促成更多場內的衍生工具交易,現時衍生工具變為交易所比較賺錢的業務,使原本設計傾向度身訂做的場外產品,變為標準化和較廉宜的場內交易;就算仍然留在場外的OTC產品,電子平台也不斷崛起,改變了整體金融生態環境。
GNEC投資管理
info@gnec.net
[黃元山 經管人語]
剛度過13歲生日的洲際交易所(ICE),剛完成收購200多年歷史的紐約泛歐交易所(NYSE Euronext),名副其實是「蛇吞象」的交易。以市值計,ICE將僅次於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成為全球第二大交易所。
交易所合併涉政治 未必成熱潮
今次合併後,ICE將於全球經營16家交易所及5家中央結算公司,更計劃明年分拆NYSE Euronext旗下的歐洲大陸交易所業務公開上市。今年8月份,電子股票交易所BATS環球市場和競爭對手Direct Edge亦宣布合併。以交易量計,它將超越納斯達克,成為美國第二大股票交易所。
綜觀以上例子,究竟未來環球交易所合併熱潮會否持續?筆者認為,交易所合併並非單純從生意上考慮,亦涉及地緣政治因素,始終交易所是一個國家或城市的金融象徵,合併隨時會令國家或城市失去金融安全性。舉個例子,早前新加坡及澳洲的交易所亦有意合併,惟最終告吹,可見交易所合併在政治及政策均敏感之下,較難成為趨勢。未來值得關注的是倫敦交易所(LSE)會否和NASDAQ合併。
金融海嘯爆發後,環球金融監管機構對投資銀行、商業銀行愈益嚴謹,加上市况不濟,亦令交易所的傳統業務受影響,股票交易盈利空間更不斷受壓。在經濟誘因下,交易所傾向透過合併收購,讓雙方優點如產品、資源、機制及流動性等整合,從而實現規模經濟。若以ICE為例,其收購策略便是發展電子交易平台、增加買賣貨幣合約及增加衍生工具市場競爭力。
場外產品 變廉宜場內交易
另外,隨着它們於OTC(場外交易)的監管提高,反而促成更多場內的衍生工具交易,現時衍生工具變為交易所比較賺錢的業務,使原本設計傾向度身訂做的場外產品,變為標準化和較廉宜的場內交易;就算仍然留在場外的OTC產品,電子平台也不斷崛起,改變了整體金融生態環境。
GNEC投資管理
info@gnec.net
[黃元山 經管人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