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滿之患 還是土地政策不配合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9日 06:35
2013年11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出席瑪嘉烈醫院和葵涌醫院的活動,遇上熱心、熱情的醫護人士及義工,還有精神病患康復者化身為「朋輩支援師」,以過來人的經驗協助病患者及其家人面對病情,讓我深深感動,因為人間有情,社會和諧共融。


與醫護人士交談間,提及香港人口老化問題,發現情况比想像中來得急速和嚴重,未來人口增長比預期中慢許多,龐大的老年人口對醫療資源構成沉重負擔,衍生出來的,不單是勞動人力資源不足將窒礙經濟發展,還有醫療資源分配的考慮。


照顧腦退化老人 心身俱疲

以老人的腦退化症為例,今天有8萬病患者,十年後預期增加至20萬人,治療只是問題的一部分,照顧者的需求和壓力更不容忽視。照顧者不但要時刻緊隨患者的行蹤,還要兼顧他們的情緒,是一份心身俱疲的工作。


老人科醫生更指出,香港應該設立日間老人服務中心,不但可以讓患者得到專業照顧,還可以讓照顧者安心上班工作,這也是另類釋放勞動力的方法,與鼓勵家庭女性投身工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惜,這又談何容易?當社會各界就土地開發和運用意見紛紜之時,興建老人日間護理中心的「地」,該從何處來?


政府就人口政策展開為期4個月的公眾諮詢。第一場公眾諮詢,就電視畫面所見,現場抗議聲不絕於耳,各人面紅耳赤,令人覺得香港充滿怨氣。提問人士似乎聚焦討論內地新移民與港人爭資源的問題,要求港府取回單程證來港的審批權。


設日間服務中心 釋放更多勞動力

有人批評人口政策諮詢文件缺乏長遠規劃,只是一份增加人力數量的方案,沒有為未來港人建構出一個怎樣的城市,或怎樣提升生活質素的打算。


不過,值得深思的反而是,究竟香港是有人滿之患,還是缺乏土地興建房屋配合社會需要?那應歸咎於人口政策,還是土地政策?

「行出一小步 總比原地踏步好」

近日同友輩共聚,話題總離不開香港近年政治爭拗和社會資源的種種矛盾,爭拗不斷,各不相讓或妥協,政策沒法推動,虛耗時間之下,只會令大家都變成輸家,這是大家想見到的香港嗎?我好認同一名朋友的金句:「我們不要事事以拯救世界為目標,即使只是行出一小步,總比原地踏步的好。」


莊偉茵 中電企業發展總裁

[莊偉茵 莊諧並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