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敢於批判政府的新聞工作者,往往成為當權者眼中釘,除了在幕後耍陰招逼敢言傳媒人收口,有時甚至明目張膽「打茅波」打壓傳媒。正當本港傳媒日益關注當權者對新聞和言論自由的干預,美國近月也鬧出資深偵查報道女記者哈德森(Audrey Hudson)投訴遭政府粗暴侵犯的風波。
記者揭華府流弊受騷擾
哈德森曾替《華盛頓時報》撰文,多次引述匿名消息,揭露國土安全部等聯邦政府部門的流弊,例如九一一恐襲後聯邦空中便衣特警在維護航班安全上失職。今年8月6日,一批聯邦和馬里蘭州探員忽然拿着搜查令,搜查哈德森和丈夫的住所。根據當局的說法,由於其任職海岸防衛隊軍械技師的丈夫1986年曾因拒捕罪成,被禁擁有槍械,這次行動是要搜查其寓所有否私藏未註冊槍械。
哈德森最初不以為意,未料1個月後,她竟發現自己的一批檔案,包括透過《資訊自由法》合法取得的政府文件及一些私人筆記,原來當天被探員秘密沒收了。有關的文件筆記,除了揭露聯邦空中特警如何向國會撒謊,還記錄了哈德森所依賴的一些消息人士的真實身分。
美嚴打新聞泄密情况堪憂
《華盛頓時報》直指,搜查令只授權執法人員充公槍械彈藥,沒授權沒收任何文件,哈德森也說,當日搜查行動奇怪地有國土安全部人員(一名海岸防衛隊偵查員)在場,此君當時更明確說出哈德森是揭露聯邦空中特警失職的記者。雖然海岸防衛隊辯稱,拿走該批政府文件的原因,是因為文件上有FOUO(只限官方使用)等字眼,又強調已物歸原主。但正如哈德森所說,當局始終沒解釋為何連個人筆記也取走。這難免令人懷疑當局不過是「借頭借路」套取哈德森的採訪資料和爆料消息人士的真正身分。《華盛頓時報》聲言,已準備控告當局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對新聞自由的保障。
近年奧巴馬政府屢被斥責打壓偵查報道新聞工作,例如在一宗針對中情局前特工Jeffrey Sterling涉嫌爆料的泄密案中,以法律手段逼《紐約時報》記者供出其消息人士身分,這次哈德森採訪筆記和文件遭沒收,勢將引起更嚴重的寒蟬效應。
事實上,美國保護記者委員會(CPJ)今年發表有關中緬伊朗等國的新聞自由報告之餘,也罕有地發表針對美國的調查報告(對上一次已是19年前),直指奧巴馬政府對泄密的打壓,已成了新聞自由和民主的威脅,並批評奧巴馬一邊承諾政府將更開放透明,一邊卻加緊引用1917年的間諜法對付爆料人。負責撰寫報告、曾參與水門案報道編輯工作的《華盛頓郵報》前執政總編輯Leonard Downie甚至形容,奧巴馬控制資訊的嚴厲程度,是自尼克遜時代以來所未見的。
當權者最喜歡以溫水煮蛙的手段蠶食新聞和言論自由。新聞界面對這種步步進逼,若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只會在沉默中死亡。
郭濟士
記者揭華府流弊受騷擾
哈德森曾替《華盛頓時報》撰文,多次引述匿名消息,揭露國土安全部等聯邦政府部門的流弊,例如九一一恐襲後聯邦空中便衣特警在維護航班安全上失職。今年8月6日,一批聯邦和馬里蘭州探員忽然拿着搜查令,搜查哈德森和丈夫的住所。根據當局的說法,由於其任職海岸防衛隊軍械技師的丈夫1986年曾因拒捕罪成,被禁擁有槍械,這次行動是要搜查其寓所有否私藏未註冊槍械。
哈德森最初不以為意,未料1個月後,她竟發現自己的一批檔案,包括透過《資訊自由法》合法取得的政府文件及一些私人筆記,原來當天被探員秘密沒收了。有關的文件筆記,除了揭露聯邦空中特警如何向國會撒謊,還記錄了哈德森所依賴的一些消息人士的真實身分。
美嚴打新聞泄密情况堪憂
《華盛頓時報》直指,搜查令只授權執法人員充公槍械彈藥,沒授權沒收任何文件,哈德森也說,當日搜查行動奇怪地有國土安全部人員(一名海岸防衛隊偵查員)在場,此君當時更明確說出哈德森是揭露聯邦空中特警失職的記者。雖然海岸防衛隊辯稱,拿走該批政府文件的原因,是因為文件上有FOUO(只限官方使用)等字眼,又強調已物歸原主。但正如哈德森所說,當局始終沒解釋為何連個人筆記也取走。這難免令人懷疑當局不過是「借頭借路」套取哈德森的採訪資料和爆料消息人士的真正身分。《華盛頓時報》聲言,已準備控告當局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對新聞自由的保障。
近年奧巴馬政府屢被斥責打壓偵查報道新聞工作,例如在一宗針對中情局前特工Jeffrey Sterling涉嫌爆料的泄密案中,以法律手段逼《紐約時報》記者供出其消息人士身分,這次哈德森採訪筆記和文件遭沒收,勢將引起更嚴重的寒蟬效應。
事實上,美國保護記者委員會(CPJ)今年發表有關中緬伊朗等國的新聞自由報告之餘,也罕有地發表針對美國的調查報告(對上一次已是19年前),直指奧巴馬政府對泄密的打壓,已成了新聞自由和民主的威脅,並批評奧巴馬一邊承諾政府將更開放透明,一邊卻加緊引用1917年的間諜法對付爆料人。負責撰寫報告、曾參與水門案報道編輯工作的《華盛頓郵報》前執政總編輯Leonard Downie甚至形容,奧巴馬控制資訊的嚴厲程度,是自尼克遜時代以來所未見的。
當權者最喜歡以溫水煮蛙的手段蠶食新聞和言論自由。新聞界面對這種步步進逼,若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只會在沉默中死亡。
郭濟士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