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澳洲會計師公會:內企假帳手法趨高明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9日 06:35
2013年11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背景企業及民營企業犯案的手法愈來愈高明,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分會理事陳弘毅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該等企業還很快便掌握海外的犯案手法,在內地複製,亦因為涉及跨境投資,令投資者更難發現問題。


快速複製外國手法

他指出,以前企業犯案主要運用冒簽,將交易回溯記帳等簡單手法,但是現時內地的犯案者更精明,懂得運用外國的犯案手法。若業界非細心研究各人口供、人員及貨品出入、會計帳目、報表等細節,根本難以確定犯案細節。一般而言,企業在上市前,出現的問題很多時會圍繞在將非屬於自己的資產納入上市公司內,形成「水分」,或將原屬企業的負債撥離。


需留意高層核數師人事變動

至於在企業上市後手頭資金增加,陳弘毅稱,便會多誘人透過高價收購、賤售資產去將資金或資產轉移,或將上市前調入的資金抽走。在內地很多時還會以稅務或創造外匯等藉口,去將高買低賣的做手腳手法合理化,甚至因為毋須披露與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擔保關係,令透明度大減。司法審計及臨時清盤人很多時和時間競賽,要按資金流向、文件流程、貨流及服務流向、列帳目的等多方位調查。


上市公司方面,陳弘毅提醒,投資者要留意更換核數師、管理層變更、獨立非執行董事離職、董事會內出現異議等信息披露,甚至從披露中察覺高買低賣的交易行為,藉此加強防範。上市企業若要避免出事,宜加強職能分工、實施專業化、強化獨立非執行董事角色及企業管治,堵塞潛在問題發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