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打倒面試焦慮症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20日 21:35
2013年11月20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不知從何時起,入學面試變成一場戰爭,充當軍師的家長,比應戰的戰士還要緊張。近日,幼稚園、升小面試正如火如荼,家長無不嚴陣以待,希望為孩子覓得心儀學校。兩歲孩子面對連串面試,就算已上面試班、在家中不斷模擬練習,少不免臨場失準,許多家長因而自責、責罵孩子,壓力之大,甚至哭起來。專家認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家長也焦慮不安,孩子又怎能夠有好表現呢?


以下是一個真實個案﹕兒子K1面試前夕,媽媽緊張得失眠;排隊等候進入課室期間,不停提點兒子要跟老師說午安、再見;最後孩子面試失準,一出校門媽媽便責備兒子,心想他也許沒有機會入讀,不禁氣得流下眼淚。


家長緊張 孩子亦然

幼兒面試時表現失準,其實不難理解。資深心理輔導員及家庭治療師文盧麗萍說﹕「如果小朋友心情放鬆,一般都能把平日水準發揮出來,而且表現會最自然、可愛;就好像我們大人見工一樣,總是要抱着輕鬆的心情才能以最佳狀態示人。但當幼兒每次要面對一個新環境時,他們不會知道應該用興奮、緊張、輕鬆還是畏懼的心情去面對,而這時候父母就是一面鏡子,幼兒會從他們臉上接收到一些『信號』,來決定以怎樣的心情面對這個環境。」


先想清楚對孩子的期望

文盧麗萍指出,父母是孩子和世界之間的「中間人」,是由他們去告訴孩子如何去接觸這個世界。「如果家長不斷責罵孩子、或者帶着過分緊張的心情跟孩子去面試,等於告訴他,面試和讀書是很緊張、很可怕的一件事。也許有些父母小時候也是處於緊張和不安的經驗中,才會以同樣方式把它介紹給子女,但其實父母應要懂得自我調校心態和情緒,用信心、勇氣、積極和樂觀面對不同處境,才能令孩子從小學習到這些特質。」


她又認為家長對面試毋須過分緊張,因為即使一次面試失敗,還有其他繼續前行的路。「我明白有些家長十分心儀某些幼稚園,又受潮流及其他家長影響,怕自己的小朋友落後人前,如果別家孩子考到,自己孩子考不到,便很沮喪。不過,家長應先想想自己對小朋友有什麼期望,若希望他好好學習,其實不一定要入名校,很多學校也可輔助孩子好好學習。即使孩子在面試表現不理想,也不用責備或失望,因孩子自己也會不開心,作為爸媽,說一句『不要緊』便已足夠。」


「贏在起跑線上」 植根腦海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姜源貞表示,父母在孩子面試表現未如理想後而出現的沮喪心態,完全出於近年「贏在起跑線上」的概念太過植根於父母的腦海中。受周遭氣氛影響及羊群效應下,許多家長深信要為孩子盡早鋪排,由過往緊張於小一派位,推前至幼稚園入學,甚至學前兩歲班。


「名牌效應下,家長一窩蜂報讀直資及私立小學,希望盡力為孩子『鋪路』,報讀多間幼稚園,讓孩子有更大機會入讀心儀學校。還有,家長對教育制度沒信心,除了所謂的『貴族學校』競爭大外,現時連地區學校,本地學童也要跟非本地學童爭學位。面對孩子升學,家長感到極大壓力。」


模特兒﹕任太、Joshua

文﹕顏燕雯、顏紫燕

編輯:王翠麗

統籌:陳詠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