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安重根3槍了結中韓眼中釘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20日 06:35
2013年11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丈夫處世兮,其志大矣。時造英雄兮,英雄造時。雄視天下兮,何日成業。東風漸寒兮,壯士義烈。」寫下《丈夫歌》明志的安重根,是朝韓兩國家喻戶曉的愛國義士。韓國海軍一艘潛艇以之命名,朝鮮則根據其事蹟拍攝過電影。


弟策劃殺日政要被捕

安重根1879年生於現屬朝鮮管轄的黃海道一個進士門第,其父安泰勳曾收留後來被譽為韓國「國父」的金九,兩名弟弟也是爭取獨立的運動家,其中一人因策劃暗殺日治時代的朝鮮總督寺內正毅而被捕。


1904年日俄大戰,日本最終奪得在朝鮮半島及中國東北駐軍權。1905年日本強迫朝鮮王朝(當時國號「大韓帝國」)簽訂《日韓保護協約》(亦稱《乙巳條約》),剝奪對方財政、外交、行政、司法權。同年伊藤博文被任命為第一任朝鮮統監,並於1907年迫使大韓帝國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將大韓帝國變為日本的保護國。


日本入侵後,安重根在歸家奔父喪途中聽到朝鮮獨立運動家的演說,開始投身爭取朝鮮半島擺脫日本侵略運動。伊藤博文則成為朝鮮獨立運動的攻擊目標。1909年10月26日早上約9時半在哈爾濱火車站,安重根向到來與俄羅斯代表洽商的伊藤連開3槍取其性命,然後一邊揮舞朝鮮旗幟,一邊用俄語呼喊着「大韓獨立萬歲」,當場被俄警拘捕。


問吊後速落葬 墓址成謎

翌年2月,安重根被移送到日本治下的旅順監獄,判以死刑,3月26日問吊。其屍首迅即埋葬,墓址依然存疑。安重根可謂朝鮮獨立運動中採取暗殺抗爭的第一人。日本在處死他的同一年正式吞併大韓帝國。


安重根在朝韓被一致視為義士,在中國同受敬重。伊藤博文在日本是帶領國家邁向現代化功臣,在韓被視為日本殖民統治元兇,對中國人來說,他則是中日甲午戰爭主要策劃者,並在中國戰敗後逼滿清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安重根之舉無疑也解了中國人心頭之恨。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