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之前幾篇文章中,我評論過強積金面對的幾個問題,現時的基金之所以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提供穩定回報及減低風險,主因是成本問題,事實上,基金需要有一定經濟規模,才可以較低成本控制風險及減少波動性。
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是讓強積金計劃成員在私營的強積金計劃以外,可以選擇由政府建立並中央管理的退休投資基金。其中,中央投資基金目的並非是要取替現行的基金服務供應商,或降低其地位,而是為成員引入更多競爭。此外,中央投資基金成為強積金的投資工具之一後,可提供在現行計劃下未能涉獵的投資領域。
1000億規模基金 助退休者投資
強積金目前的累積金額已超過4000億元,每年約有400億元淨流入,連同退休公積金(ORSO),可達到7000億至8000億元。政府可設立一個基金,初時有約1000億元的規模,提供穩定回報,控制風險及分散資產,讓市民可以於整個人生階段甚至退休後都可投資。
起初,任何強積金持有人可以投資最多10%至20%於中央投資基金,55歲以上人士則可投資更高的比重,已經退休的人亦可將累積的退休金全數投資於該基金。長遠而言,不只強積金成員可投資於該基金,非強積金及公積金的人士亦可每年作一指定金額的自願性供款,回報方面,該基金應提供一個等於或高於10年期政府債券或具投資級別的企業債券的回報。
參考外匯基金管理 分散組合風險
至於管理方式,可參考金管局管理的外匯基金,過去幾年,外匯基金開始分散投資,由股票和債券再到另類投資,房產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及對冲基金。
我留意到外匯基金與其他公司合作涉足倫敦房產,各佔五成股權,目的應是為長期投資,分散組合風險及獲取穩定回報,相信於未來不只有租金回報,亦有資本升值的潛力。這類投資其實十分適合退休基金投資,於海外大型退休基金非常普遍。
由於普通市民對投資沒有足夠認識及經驗不夠老到,不可能由個人來決定如何投資,但公共管理的基金,就可以找來合適的受託人、投資委員會及員工,替市民執行投資戰略。可惜的是,現有可供投資的基金都過於分散及短期,而且當中沒有一個規模大到足以做這種投資。
交銀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副董事長
[雷賢達 投資賢達]
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是讓強積金計劃成員在私營的強積金計劃以外,可以選擇由政府建立並中央管理的退休投資基金。其中,中央投資基金目的並非是要取替現行的基金服務供應商,或降低其地位,而是為成員引入更多競爭。此外,中央投資基金成為強積金的投資工具之一後,可提供在現行計劃下未能涉獵的投資領域。
1000億規模基金 助退休者投資
強積金目前的累積金額已超過4000億元,每年約有400億元淨流入,連同退休公積金(ORSO),可達到7000億至8000億元。政府可設立一個基金,初時有約1000億元的規模,提供穩定回報,控制風險及分散資產,讓市民可以於整個人生階段甚至退休後都可投資。
起初,任何強積金持有人可以投資最多10%至20%於中央投資基金,55歲以上人士則可投資更高的比重,已經退休的人亦可將累積的退休金全數投資於該基金。長遠而言,不只強積金成員可投資於該基金,非強積金及公積金的人士亦可每年作一指定金額的自願性供款,回報方面,該基金應提供一個等於或高於10年期政府債券或具投資級別的企業債券的回報。
參考外匯基金管理 分散組合風險
至於管理方式,可參考金管局管理的外匯基金,過去幾年,外匯基金開始分散投資,由股票和債券再到另類投資,房產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及對冲基金。
我留意到外匯基金與其他公司合作涉足倫敦房產,各佔五成股權,目的應是為長期投資,分散組合風險及獲取穩定回報,相信於未來不只有租金回報,亦有資本升值的潛力。這類投資其實十分適合退休基金投資,於海外大型退休基金非常普遍。
由於普通市民對投資沒有足夠認識及經驗不夠老到,不可能由個人來決定如何投資,但公共管理的基金,就可以找來合適的受託人、投資委員會及員工,替市民執行投資戰略。可惜的是,現有可供投資的基金都過於分散及短期,而且當中沒有一個規模大到足以做這種投資。
交銀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副董事長
[雷賢達 投資賢達]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