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官紛警告 或有內銀倒閉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21日 06:35
2013年11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多名中央財經官員及銀行領導昨日不約而同明言或暗示內地銀行體系面臨風險,甚至可能會有個別銀行倒閉。工行(1398)董事長姜建清警告,內地銀行整體壞帳仍會再升,中央推動利率市場化,令銀行息差受壓,部分經營不善銀行可能倒閉;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巡視員方星海,更呼籲人行及中銀監要及早準備,避免明年出現一兩間銀行倒閉時,導致風險擴散到整個金融系統。


工行:要壞帳控1%內 不切實際

姜建清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指出,外界要求內地銀行將壞帳率控制在1%水平是有點不切實際,部分更要求每年將壞帳降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他承認大型銀行要將貸款由大型國企轉移至中小微企,會令銀行面對高回報、高風險,而中央的改革提出推動利率市場化,將令銀行息差受壓,因此,如果銀行經營不善就會倒閉,關鍵是銀行撥備是否充足。


另一方面,方星海從銀行目前存款少、表外融資多的情况,提醒這些潛在風險將可能使一兩間中小型銀行於明年發生擠提或倒閉,如果人行及中銀監不能及時處理,風險將會擴散。


部分中小內銀投資太集中房產

方星海指出,部分中小型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約八成來自理財、銀行間市場貸款及同業存款,來自居民和企業儲蓄只有兩成,而資產配置主要在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等長期性項目,一旦短期周轉不靈就會有擠提風險,加上現時理財產品利率上升太快,信託類產品資產質量有問題,而銀行委託貸款之類的表外融資規模增長速度也比較快,這些風險一旦爆破,惡果都會在銀行業中體現。


人行副行長:須杜絕大小也不能倒

不單中央財經智囊及銀行高層明言內銀面臨倒閉風險,人行副行長胡曉煉昨日在演講中也呼籲,政府要加強相關金融政策的制訂,加強市場參與者進入和退出標準的設定。她強調,要嚴防銀行繼續向已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僵屍」企業「輸血」,浪費金融資源。


胡曉煉更提出,應該盡快建立金融機構退出機制的規定,杜絕金融機構「大也不能倒,小也不能倒」的低效率狀態,在時機成熟後開放存款利率機制,通過自主定價決定均衡利率,全面實現市場化。其言論暗示在市場化改革的立場下,金融機構再沒有「鐵飯碗」的可能,在自由競爭及自主定價之下,經營失當的銀行亦會面對倒閉可能。


明報記者 陳子凌、魏嘉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