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7月下旬由審計署負責的全國性地方政府債務審計結果至今仍未公布,學者估計規模將在2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不過國家金融和經濟政策問題的最高決策機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昨日表示,目前地方債風險可控,而且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決定,將有助減輕地方債風險。
分析料地方債佔全國GDP三成
楊偉民稱,三中全會提出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現時尚未成立,部分改革的實施計劃仍在制定中,但確信改革任務能夠落實,而改革將有助減輕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不過他也指出,部分國企債務水平過高。
據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及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估計,全國的地方債規模將在15萬億元到16萬億元之間,佔GDP比重30%左右,主要來自銀行、信託對地方政府的借貸,但如果加上有地方政府於背後參與,以公司名義投資的項目,則地方債規模可能達到20萬億元,惟這筆債務不會納入官方統計數據中。
另一方面,三中全會全文上周公布後,多個中央財經部委亦陸續表態即將推動的改革內容(見表)。
其中財政部長樓繼偉提到,三中全會提到的推動房產稅改革,會加快立法。另外,中保監副主席周延禮昨日也透露了近期將研究的改革方案,包括壽險費率改革、壽險產品改革等,初步會探索把普通保險的定價權交由保險公司決定,而中保監則做好準備金評估。
分析料地方債佔全國GDP三成
楊偉民稱,三中全會提出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現時尚未成立,部分改革的實施計劃仍在制定中,但確信改革任務能夠落實,而改革將有助減輕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不過他也指出,部分國企債務水平過高。
據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及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估計,全國的地方債規模將在15萬億元到16萬億元之間,佔GDP比重30%左右,主要來自銀行、信託對地方政府的借貸,但如果加上有地方政府於背後參與,以公司名義投資的項目,則地方債規模可能達到20萬億元,惟這筆債務不會納入官方統計數據中。
另一方面,三中全會全文上周公布後,多個中央財經部委亦陸續表態即將推動的改革內容(見表)。
其中財政部長樓繼偉提到,三中全會提到的推動房產稅改革,會加快立法。另外,中保監副主席周延禮昨日也透露了近期將研究的改革方案,包括壽險費率改革、壽險產品改革等,初步會探索把普通保險的定價權交由保險公司決定,而中保監則做好準備金評估。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