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區諾軒﹕何必太急喊減稅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22日 06:35
2013年11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謝偉俊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接受有線電視《九龍東候選人看稅基狹窄》訪問,表示:「增闊稅基是必須要考慮的,長遠來說,香港太着重地產、公司、融資的稅收,這是不健康的,我們應該擴闊它。」誰知2013年,謝氏卻在立法會動議「本會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全面減稅,還富於民。」華麗轉身,嘖嘖稱奇,堪稱政客違背選舉承諾又一典範。也罷,從政策角度想,減稅真的是當務之急?


近年的財政預算案,經常老調重彈,每年也重複着類近批評,教人乏味生厭。例如說稅基狹窄令稅收不穩定吧,導致每年財政收入大幅依賴賣地收益、印花稅及外匯基金投資回報,收入多寡,最終取決於經濟周期好壞,沒有保障。這些政府高官一直公開承認,如果大家認為稅基狹窄是問題,為什麼不是擴闊稅基,以求穩健的公共財政體系,反而繼續減稅?


結果,每年的財政預算案也以財政收入不穩定為由,只有派糖措施(諸如短暫性的寬免差餉、免稅等,大家還樂在其中呢),缺乏遠景,一次又一次推搪長遠而有需要的社會政策開支。大學學額遠低鄰近地區,多年不加;人口老化,護理安老和殘疾院舍宿位繼續不足;還有公屋輪候冊過長和全民退休保障久未解決。我想強調的是,這些社會代價大家需一起承擔的,迴避稅基狹窄問題,繼續擁抱減稅、簡單稅制的說法,是見樹不見林,沒可能面對社會變遷帶來的挑戰。


一點補充,不減稅不代表福利主義。任何一個負責任政府,都有責任維持穩健的公共財政,也是每位從政者要慎思的課題,况且,我從來沒奢望香港成為福利社會,我相信溫和不過的社會民主理念,近來太多人要抹黑支持社會公義的人,這些樑子,遲早都十倍奉還他們的。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