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互聯網金融蓄勢待發,傳統金融企業開始反擊。平安保險(2318)經理任匯川昨天表示,除了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平保在健康醫療、房車交易、網購、理財等方面建立了電子商務平台或門戶網站,冀獲得更多客戶和數據,進而再提供金融服務,公司今年初起又經營個人小額貸款交易平台「陸金所」,至今年8月,每月借貸金額已升至3億元(人民幣•下同)。
平保昨天舉行媒體開放日。上周大股東泰國正大集團抵押平保股份一事,任匯川避而不談,僅表示公告中已講明,平保也是在收到正大通知後方知悉,正大亦向平保表示沒有減持計劃。
平保是目前內地唯一領得全金融牌照的非國有企業,計劃2020年做到保險、銀行、投資三大業務實現利潤佔比三分天下(今年首3季的淨利潤為錄得295億元,保險業務貢獻佔主要),任匯川表示,集團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個人零售金融服務商,並要進軍互聯網金融。
「傳統金融是渠道為王,互聯網金融則相反,是流量為王,其次服務體驗,最後才是產品。」任匯川說,平保開拓互聯網金融,重點是通過自建電子商務平台和門戶網站(例如二手車交易網、購物積分網等非金融網絡平台)獲取流量和數據,在此基礎上再拓展金融業務。
平保同時也在發展個人網絡投融資平台,今年1月,旗下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簡稱「陸金所」)開始營運,向個人和小微企業提供小額度投資和融資的網上交易場所。
「陸金所」壞帳率低於1%
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說,投資人全部來自網上,借款人則65%線上,35%線下,目前已有3萬多借款人,平均每單借款達4.5萬元,至今年8月,每月借款總額達3億元,壞帳率低於1%。不過,平保的角色是擔保人,壞帳由平保100%承擔,並保證投資者回報,由於大部分陸金所交易產品回報率高達8厘以上,且無年期差別,故產品均在一分鐘內被搶光。不過,計強調,100%擔保模式不會持續,目前互聯網金融在內地還很不成熟,方用此模式。
陸金所會每月收取借款人1%的擔保費以及2至4%的上架費,二級市場交易還會收取千分之二的交易費,計葵生預計,陸金所的投資期長達2至3年,但前景可觀。「中國目前有逾7000家個人對個人小額貸款公司,但因期限錯配,風險極大,預計將以每月30家的速度倒閉,至明年倒閉七八成。」
明報記者 張聞文 上海報道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