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索尼(Sony)曾為遊戲界龍頭,首名華人董事項明生早前毅然辭去索尼的高薪厚職,加盟本地遊戲生產商智傲(Gameone)開發手機遊戲,為的就是「追夢」。曾是新移民的他,明白現時青少年對社會現狀不滿,敢於挑戰權貴,正正就是這些特質,有利他們在創意行業發展。他指出,「亂世才是好時機」,加上社交媒體興起,令每個人的地位更對等,勸勉年輕人把握機會,創一番事業。
1985年從四川來港時,項明生只得16歲,多年來全憑創意,想到為索尼搞亞洲遊戲展及天水圍招聘會,贏得「橋王」稱號,更令他從小小的市場推廣主任晉升至董事。他稱,自己是單程證下的受益者,「無單程證,便無項明生」。面對近年中港矛盾,他說新移民可補充香港出生率低的情况,避免社會老化。但他不認同「新香港人」的稱呼,認為無必要分化社會。
社交網自我宣傳不愁懷才不遇
年輕人對社會積累怨氣,認為自己沒有向上流的機會,亦無機會買樓上車。項明生形容近年政治環境不穩,青少年怨氣是「爆發性的、幾何級數上升」,並藉社交媒體的力量挑戰權貴。他認為在短期內,這個現象不會好轉,亦看不到有任何人有良方良計解決問題。他認為,正正就是香港年輕人這種敢於say no的性格特質,適合投身創意工業,「世界仔做唔到呢行」,亂世才是機會。他舉例,內地的智能手機業開始發展,如開發「德州撲克」遊戲的內地遊戲商博雅互動剛在月中來港上市,開盤市值達49.8億元,加上社交網站令每個人都擁有一個中小型的媒體作自我宣傳,「人人都變肥佬黎」,年輕人不愁懷才不遇。他認為香港年輕人具備從事創意工業特質,只是欠資金,認為他們可少些埋怨,多把握機會實現理想。
PlayStation 4早前創下全球預購訂單超過100萬部的紀錄,但項明生並沒有後悔離開索尼。他形容以往在索尼只是做「下游工業」,替Playstation「做了嫁衣15年」,為遊戲機「度橋」在港銷售,「即使沒有項明生,Playstation一樣賣得」,自己的夢想就是做「上游工業」,開發受歡迎的遊戲,他看準智能手機發展剛起步,決定轉為開發遊戲apps。他說,離開索尼時「驚到震」,若他繼續留在索尼,「合埋眼」也可掙取令人羨慕的高薪,但他認為「不捨不會得」,追夢就是要犧牲。他的決定亦有受老朋友王維基賣城電創港視的決心影響。兩人都是追夢的人。
他說,今次是一次賭博,計劃3年內設計出一個如Angry Bird或Candy Crush般席捲全球的手機遊戲,然後為公司搞上市,若事成,他可分到的股權「在索尼打100年工也掙不到」。
無悔離開索尼:不捨不會得
他勉勵有意追尋夢想的年輕人,要敢於作犧牲和冒險 。但追夢同時要實際,要先食得溫飽。他建議年輕人若想創業,可先打工幾年儲錢。智傲會舉辦一項遊戲apps創作比賽,勝出者可有100萬元獎金,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並邀請王維基擔任評判和講座嘉賓,詳情稍後公布。
明報記者 張煒明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