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跟趙少昂觀蟬去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24日 12:00
2013年11月24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欣賞花卉、昆蟲的美態,不一定要到郊外。藝術家的妙筆,可以包羅萬象。香港文化博物館正舉行「草間天地---趙少昂草蟲小品」展覽,市民可透過40幅以草蟲為主題的畫作,細味當代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的自然天地,從他高逸出塵的蟬畫中,悟出人生志向。

 

   展覽的畫作多以花卉為主,昆蟲為輔,配襯生動有趣;季節不同,花卉和昆蟲亦各異。例如春天桃梅飄香,正好配上採蜜的蜜蜂;秋天桂花盛放,寒蟬唱罷,換上螳螂登場。

蟬象徵高潔

 

   蟬是趙少昂最重要的創作主題。香港文化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李穎莊說:「古人看見蟬在樹上生活,聽牠們唱歌,見牠們不進食,只飲露水,視為高潔的象徵。因此,傳統上文人和畫家每每以蟬比喻清廉和脫俗。趙教授認為,蟬足以代表自己的志向,所以很喜愛以蟬為主題,甚至連畫室也命名為『蟬嫣室』。」

 

   博物館特別挑選多幅相關作品,例如「蟬聯」、「寒蟬帶葉飄」等。欣賞「蟬聯」時,可注意趙少昂運用不同的筆法畫蟬,畫功細膩,栩栩如生。「例如,蟬的頭部和背部都是黑色的,但背部是一個硬殼,黑到發亮,所以用了濃黑的墨,並看得出有個白點,那是反光點。翅膀是透明的,所謂薄如蟬翼,就要用很細的筆,將蟬的輪廓勾勒出來。」

 

   趙少昂常把昆蟲標本放在畫室,仔細觀察,力求準確繪畫昆蟲的身體結構。在他筆下,昆蟲的頭、胸、腹、觸鬚、口和眼睛,均清晰可見。

 

構圖互相呼應

 

   趙少昂的花草精品多見於小品,而構圖巧妙,對觀眾欣賞畫作有很大幫助。「在視覺上,趙教授很少將花卉放在中央位置,而是將花葉繞圈,引領觀眾的視線,而昆蟲則倒吊在花葉上,或在附近飛舞,有許多不同姿態,令每幅畫都生動活潑。」

 

   展覽館特設多個電子屏幕,將畫作以高解像相片展示出來,可放大三倍或八倍,讓觀眾能隨意放大每個部分,從中仔細欣賞趙少昂下筆的輕重和顏色的配合。

 

  「草間天地---趙少昂草蟲小品」展覽開放至2015年2月23日,詳情請瀏覽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或致電2180 8188查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