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伊斯蘭國家在金融業上的嚴格規條眾多,但迪拜開闢了一個佔地110公頃的自由貿易區,成立一個獨立於伊斯蘭教條的金融中心。隨着中東和非洲新經濟崛起,迪拜金融中心逐步成為中國企業進軍非洲的跳板,並努力爭取成為中東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不行伊斯蘭教條 工行中石油進駐
迪拜金融中心行政總裁 Jeffrey Singer介紹,金融中心已經開發出1500萬平方尺的建築群,約七成建築由金融中心擁有,目前有逾920間企業進駐。迪拜金融中心擁有獨立的法律,令外資公司不受伊斯蘭法例的規管,並營運迪拜證券交易所和商品期貨交易所。目前在迪拜金融中心註冊的中國企業包括中國工商銀行(1398)等四大國有銀行及中石油(0857)。
Singer強調迪拜對中國商人「至關重要」, 因為不但中東本身的貿易增長快,而且從迪拜飛到中國及中國商人看重的非洲市場,均只需8小時,「迪拜是中國人的重要駐點」。根據《海灣時報》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和迪拜的雙邊貿易額按年增16.6%至172億美元,佔迪拜對外貿易額的9%,中國成為迪拜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於印度。在迪拜註冊中國企業,2005年時僅18家,現已激增逾百倍至逾2300家。
Singer表示,迪拜與香港一樣,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但擁有得天獨厚的深水港,貿易輻射範圍很廣,對金融服務業的需求亦會逐步提升。他希望迪拜可以率先成為中東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以配合人民幣結算的需求。他表示迪拜金融中心已經向阿聯酋央行提交建議書,「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就等兩國央行協調細節,不過近期未見政策出台的迹象」。
看好滬自貿區:政府撐 一定得
近日上海市官員到迪拜金融中心詢問自貿區設立的事宜,Singer說﹕「我認為上海自貿區一定會有大發展,它和迪拜幾年前一樣,是一個全新概念,但它最大難度在政策,只要有政府強力的政策支持,就一定搞得成。」
2008年債務危機之後,迪拜曾受重創,而且中東愈來愈多國家成立金融中心吸引外資,Singer表示,迪拜毋懼競爭,迪拜金融中心堅持對進駐金融中心的機構提供零稅率,以及允許進駐企業100%為外資擁有,「迪拜政府對外資的友好態度令迪拜順利度過債務危機,而今年中東多個國家政局混亂,目前已經見到資本重新回到迪拜」。
(中東系列)
明報記者 魏嘉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