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陽五﹕選舉期的四大隱憂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26日 06:35
2013年11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21日至23日雙雙到港,就政改問題聽取各方意見,同時表明中央立場。這預示着政改諮詢開始預熱,中央和港府都希望年內啟動。


較早前梁特首已宣布成立由政務司長領導的「政改諮詢專責小組」,表示爭取在今年年底左右發表諮詢文件,正式啟動2017年行政長官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公眾諮詢。


今年3月份,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曾說,特首選舉有兩個前提,一是符合《基本法》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規定,二是不允許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行政長官。這兩個前提不確立,不得到香港社會多數人認同,不適宜開展政改諮詢。現時,情况顯然有了進展,政改諮詢的啟動已經進入倒計時。有關各方應該珍惜這一局面,勿使這一進程中斷。


香港社會進入新的轉型期

事實上,近期筆者一些本港和內地的朋友,交談中都對啟動政改後的香港,或者說進入普選期的香港心存擔憂。


首先,從沒有普選,到準備普選,香港的政制和民主都在發展,香港社會也因此進入一個新的轉型期。處於這個轉型期,無論是香港的市民還是黨派團體,無論是港府還是中央,都有一個適應期,相互之間有一個磨合期。由於相互的不適應,這也是一個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的易碎期,任何的不理智和過激言行都可能給香港的現在和未來造成嚴重損害。


第二,此次李飛來港,是在政改諮詢啟動前代表中央重申兩大原則。一是關於香港民主發展的基本原則,他用了3句話概括,即:香港回歸後依法建立民主制度;香港的民主制度必須符合香港的實際情况;循序漸進最終達至普選。二是特首選舉的基本原則,也可以概括為3句話:行政長官候選人要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必須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行政長官必須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


對此,泛民陣營仍會有不同看法。但是有一點必須看清楚,遵守《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是港人的共識,也是香港與中央的共識。在此前提下,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就不可否定。而中央對香港的管治不外剛柔兩種選擇,截至目前,中央的選擇都傾向於柔,如果泛民一再採取激烈的方式表達政治訴求,就有可能逼迫中央棄柔取剛,今後的對話將更加艱難。


盼催生新政治協商形式

第三,隨着香港進入選舉期,港人是發揚理性、包容的傳統,還是陷入泛政治化陷阱,步台灣(其狀況已在改善)、泰國後塵,撕裂社會?這是全社會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第四,目前中央與泛民之間極度缺乏互信,進入選舉期,建立互信將是一件更加困難的事情。泛民能否避免與中央直接衝突,不僅關係到其本身的政治前景,更關係到香港的民主發展和社會穩定。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民主也不僅僅是選舉,還包括協商。過往的事實已經證明,激烈的言行於事無補。泛民與中央的分歧雖然短時間無法消除,但如果能做一個理性而有建設性的反對派,本身也是對民主的貢獻。


總之,筆者希望新一輪政改的啟動,帶給香港的不是戾氣與動盪,而是可以催生一種新的政治協商形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