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抗藥血清3型肺炎鏈球菌連奪兩童性命,引起全港數以十萬計家長顧慮,當局提早召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下稱疫苗委員會)會議,建議毋須硬性規定補打疫苗,政府則決定資助5歲或以下未接種過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幼童,補打疫苗。疫苗委員會的建議,顯得事態並非特別嚴重,與此事連日來在社會引起的關注,有明顯落差;基於疫苗委員會的建議,有科學依據,相信符合實際情况和市民的利益;不過,由於涉及幼童衆多,若私家診所或醫院在取得疫苗有困難,政府應該發揮協調功能,確保疫苗供應充足。政府可以考慮統籌向藥廠購入疫苗,給診所和私院為幼童補打。
13價疫苗效用
不同專家評估有異
據專家介紹,肺炎鏈球菌並非新發現病菌,感染者大多是幼童、老年人以及免疫能力有毛病的人,據介紹,許多健康人士的上呼吸道,都蟄伏着這種病菌,待宿主身體虛弱時才乘虛而入,侵襲身體不同器官造成感染,特別是肺炎、中耳炎、腦膜炎和敗血症等,使病人的健康狀况急轉直下。據知,全球每年約百萬名病人因此被奪去性命,所以肺炎鏈球菌是名副其實的惡菌。
有兒科專家表示,曾經接種7價或10價疫苗的幼童,感染抗藥血清3型肺炎鏈球菌的風險更高。不過,疫苗委員會認為科學上並無確切數據,證明此說法屬實。當局的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今,本港有12宗感染血清3型的肺炎鏈球菌個案,其中4人曾經接種7價或10價疫苗,另有4人接種13價,3人從未接種過相關疫苗,餘下1人資料不詳,專家認為情况難以說明接種個別疫苗後,感染風險會增加。
另外,疫苗委員會考慮到13價疫苗的保護作用有限,只能保護6至12個月,所以建議毋須要求全港3至5歲幼童必須補打13價疫苗,而考慮到家長的顧慮,政府決定資助5歲或以下幼童補打13價疫苗。疫苗委員會的建議有科學理據,反而政府資助補打以消解家長的顧慮,相信此乃政府為了避免批評的權宜做法,有一定政治考慮。
專家的建議有理有據,市民和其他人等當然難以質疑,專家們都是為幼童的健康、性命安全為唯一考慮,不過,他們的建議從常理而言,一些情况有待解釋。例如,按疫苗委員會對13價疫苗效用的評價,豈非可有可無?而美國、加拿大等一些國家在13價疫苗問世後採用,本港衛生署母嬰健康院2009年引入7價疫苗,2010年10月引入10價,2011年底為幼童接種13價疫苗,當年衛生署為何有此轉變?然則,當年未為2008至2011年出生的幼童補打13價疫苗的做法,反而是正確和有遠見了?但是,13價被認為是可以對付抗藥血清3型肺炎鏈球菌的疫苗,而這種病菌很惡,則市民應該怎樣理解疫苗委員會的建議?不同專家對13價疫苗的效用有不同評估,政府或委員會適宜解釋多一點,讓市民、家長真正放心,毋須再有顧慮。
政府專家認為事態非緊急
家長謀自保求安心
政府決定資助幼童補打13價疫苗,但是資助額度和相關安排,仍待政府制訂具體方案,可以肯定一點,疫苗委員會並未視為緊急情况,不過,家長對兩名幼童被惡菌奪去性命的反應,着緊程度由近日私家診所和醫院為幼童接種13價疫苗以數倍增加,可見一斑。
本港生育率低,家長緊張子女安危,稍有風吹草動即謀自保,這方面政府若與家長保持一致,使未來的主人翁獲得妥善照顧,則與鼓勵生育、增加人口以應對人口老化的方針政策,同樣重要。
近日,由於補打13價疫苗幼童急增,許多私家診所已經疫苗告緊,政府的資助計劃應該顧及這一點,最理想做法是由政府出面,統籌向藥廠訂購疫苗,然後供私家診所和私院為幼童接種,並繳付注射費用。公立醫療系統毋須為補打增加工作量,但是政府在疫苗供應介入多一點,確保家長毋須帶同幼童奔波,到就近就可以完成補打,若政府做到這一點,市民會看到政府以民為念的取態。不過,即使補打了13價疫苗,家長仍然要注意子女的個人和環境衛生,減少病菌滋生的溫牀,才是子女健康成長的保證。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