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健﹕曹操家族事 都付笑談中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26日 06:35
2013年11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據新華社報道,最近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發布了關於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首次100%確定曹操家族DNA,證實曹操並非漢相曹參後代,同時推翻其由夏侯氏抱養而來之說。此項研究不僅目的令人費解,且研究方法和結論也頗多疑點。


研究方法過於輕率

復旦專家稱:該研究證明了一種跨學科研究的優勢和突破;為將來中華民族形成史、中華民族家族史以及部分重要人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思路。早前就有借用遺傳學結論確認歷史疑問的案例,最成功的便是對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私生子的確認。但復旦的研究方案前提就不牢靠。研究樣本中曹操、曹參、夏侯氏後人,以及曹鼎的身分,並未獲得基因測試確認,只是透過家譜等史料認定。所以,很可能這些人與曹操等人並無任何關係。


其次,即使假設成立,其研究方法也有問題。研究組遴選了曹姓、夏侯氏共1000名男性,再根據他們Y染色體上的100種SNP(單核苷酸多態性:因其數量多且遺傳穩定,被視為遺傳「指紋」)特徵分組,並分析特性,然後確定其屬於哪類SNP型號,最後以此判斷宗族關係。然而,一、樣本僅千人,相對於13億國人而言滄海一粟;二、Y染色體上有逾4000種SNP,僅選取100種,比例不足2.5%,頗有些盲人摸象之感;三、將所謂曹操後人分為15組,其中6組屬O2-M268型,比例不足五成,便確定此為曹操家族基因特徵,過於輕率。


另外,關於曹鼎的論文中稱:根據對其牙齒中提取的DNA分析發現,有60.18%可能性,該DNA主人的Y染色體是O2-M268型。可見,即使不考慮曹參及所謂後人們的血緣和身分等問題,曹鼎與所謂曹操後人們基因匹配的可能性最多為六成,無法推論出曹操是否從族內抱養。


偏離歷史求真本意

整個事件中,新聞描述過於誇大,基因學層面研究有明顯瑕疵,而歷史學研究方面,則是偏離其本意。


歷史不是任人裝扮的小女孩,但所有被冠之以「歷史」之名的材料,都被記述者裝扮過,所以歷史研究的意義在於卸妝找真相。至於哪些真相值得被還原,研究者應該捫心自問:真相的揭露是否會改變歷史進程?是否會改變對某些人物的判斷?是否會動搖其他歷史事件分析的基礎?是否會影響我們對未來的預測?顯然,無論曹操到底是誰的後人,都不會產生上述影響。


此刻,曹操若在天有靈,俯視這一切,不知作何感想?也許如羅貫中所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