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2009年起先後撥出35億元,資助舊樓大維修,維修業界覬覦這塊百億元的肥肉,亦引起不良分子「圍標」,集體抬高價投標;甚至出現一條龍式集團,令業主即使跟足所有維修籌備程序,亦有可能「出事」。
覬覦百億元維修肥肉
「樓宇更新大行動」已撥出30億元,資助3200幢樓宇維修,負責這項目的市建局執行董事林志良接受訪問表示,過程中最大困難是維修行業「不乾淨」:「有好多惡習,例如圍標,例如本來應用200萬元做維修,入標承建商『夾埋』一齊出300萬元以上,這是變相打業主及公帑荷包。」
他說,圍標是「大茶飯」,業內人士希望瓜分維修的百億元市場,「好多人入來搵食,例如加入業主委員會,或者搵朋友做工程顧問,實情是圍標的一伙」。市建局有見過去完全難以杜絕有人圍標,今年9月引入新投標安排,由市建局聘請會計師行負責收標和開標,並以代號例如英文字母代表入標承建商,再由業主揀選,「舊的方式,曾出現有投標者被勸退,或者有些只是應酬式投標,又有法團成員被恐嚇滋擾。新安排應該可以減少這類事件,應該較為公平」。
籲參考市建局維修價預算
他亦提醒業主,市建局有聘請獨立顧問為參與計劃的大廈做預算,業主在揀標前,可以參考顧問計算出來、貼近市場的維修價,比對投標價後再作決定。
「業主維修方現身」 林卓廷籲小心
前廉署調查主任林卓廷表示,樓宇維修行內很多是「一條龍」運作,「由法團、管理公司、顧問公司、建築公司,一條龍圍標。有人買了一個單位或車位,平日不出現,一到維修就出現,講得頭頭是道,又去主導法團」。他認為業主要小心這些人,有懷疑就應舉報。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大維修工程被部分業主質疑,主要源於法團與小業主溝通不足,建議法團多溝通,例如工程前透過問卷蒐集業主意見,分階段交代工程及招標情况。他建議法團應邀義務司庫和義務律師給予專業意見,避免法團的行政和財務程序被挑戰。
覬覦百億元維修肥肉
「樓宇更新大行動」已撥出30億元,資助3200幢樓宇維修,負責這項目的市建局執行董事林志良接受訪問表示,過程中最大困難是維修行業「不乾淨」:「有好多惡習,例如圍標,例如本來應用200萬元做維修,入標承建商『夾埋』一齊出300萬元以上,這是變相打業主及公帑荷包。」
他說,圍標是「大茶飯」,業內人士希望瓜分維修的百億元市場,「好多人入來搵食,例如加入業主委員會,或者搵朋友做工程顧問,實情是圍標的一伙」。市建局有見過去完全難以杜絕有人圍標,今年9月引入新投標安排,由市建局聘請會計師行負責收標和開標,並以代號例如英文字母代表入標承建商,再由業主揀選,「舊的方式,曾出現有投標者被勸退,或者有些只是應酬式投標,又有法團成員被恐嚇滋擾。新安排應該可以減少這類事件,應該較為公平」。
籲參考市建局維修價預算
他亦提醒業主,市建局有聘請獨立顧問為參與計劃的大廈做預算,業主在揀標前,可以參考顧問計算出來、貼近市場的維修價,比對投標價後再作決定。
「業主維修方現身」 林卓廷籲小心
前廉署調查主任林卓廷表示,樓宇維修行內很多是「一條龍」運作,「由法團、管理公司、顧問公司、建築公司,一條龍圍標。有人買了一個單位或車位,平日不出現,一到維修就出現,講得頭頭是道,又去主導法團」。他認為業主要小心這些人,有懷疑就應舉報。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大維修工程被部分業主質疑,主要源於法團與小業主溝通不足,建議法團多溝通,例如工程前透過問卷蒐集業主意見,分階段交代工程及招標情况。他建議法團應邀義務司庫和義務律師給予專業意見,避免法團的行政和財務程序被挑戰。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