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對小朋友來說,玩具從來不會嫌多。不過,家境較差的兒童則往住一物難求。所謂:「施比受更為有福」。家長不妨鼓勵子女學習分享,把家中不合用但仍然簇新的玩具,捐給香港基督教青年會的「玩具銀行」。參加計劃的基層家庭兒童每人都會獲發存摺,只要每月品行「達標」,便可到玩具銀行挑選玩具以作獎勵。
為了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兒童,香港基督教青年會與香港郵政首次推出「愛分享‧玩具收集行動」,有意捐贈的市民可於12月31日前,把玩具交到14所指定郵政局。
良好行為 兌現獎勵
家住東涌的單親媽媽陳女士,兩名女兒分別五歲和三歲,都在玩具銀行開了戶口,有自己的存摺,記錄各自的成長目標,例如不爭吵、字要端正、幫忙做家務等,只要每月「達標」,由媽媽簽名確認,便可到玩具銀行「提取」心儀玩具。
陳女士說,姊妹倆每月的大日子就是到玩具銀行。那個僅約二百呎大小的活動室,展示了過百件玩具,款式包羅萬有,對她們來説跟真實的玩具店沒兩樣。
小姊妹做了銀行會員已兩年,品行一直良好,成功「兌現」了近50件玩具,包括女孩子最愛玩的「煮飯仔」、洋娃娃,還有積木、電子音樂盒、迷你桌球和滑板車等。
陳女士說:「買玩具很花錢,玩具銀行讓我省下這筆開支,我覺得很幸運。」她表示,這種獎勵方式,也有助她管教女兒。
包秀怡是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東涌中心主任,是玩具銀行的負責人。她說,以存摺換取玩具的構思,是避免受助兒童覺得被人施捨。該計劃希望注入正面的價值觀,鼓勵參加者培養良好品行,以玩具作獎勵。
玩具滿屋 學習分享
玩具銀行對受惠者和捐贈者,都是很好的教育過程。
陳傲和陳哲這對小兄弟,一個五歲,一個快三歲,家中玩具堆滿客廳,估計有過百輛玩具車、約80個超人模型,還有積木、模型、拼圖、玩具樂器,林林總總,不少由親友送贈。為了讓兒子學懂與人分享,當中學教師的陳伍穎琳,決定將部分玩具捐給玩具銀行。
陳太說:「我說要捐出玩具,他們的反應都很大,大聲嚷着『不可以』,尤其是弟弟,覺得自己的東西被人奪去。」她於是耐心向兒子解釋,說家中玩具太多,部分仍然簇新,但已漸漸被遺忘,或已經不適合他們的年齡玩。
「我讓他們知道自己身在福中,希望他們學習與人分享快樂,也就是將玩具轉送給其他有需要的小朋友。」最後,陳太終於成功說服兒子,把玩具車和認字拼圖等送到郵局的收集箱。
郵局收集 反應踴躍
玩具銀行於2009年成立,至今發放近20,000件玩具,受惠的基層兒童超過2,000名,年齡均在12歲以下。
為響應「家是香港」活動,香港郵政主動提出與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合作,首次推出「愛分享‧玩具收集行動」。市民可於12月31日前,把玩具交到14所指定郵政局。
負責人包秀怡指出,市民反應踴躍,收到的玩具較預期多兩至三倍。自11月4日至今,由香港郵政交來的玩具已超過40,000件。社區中心義工負責檢查、篩選、清潔和分類,完成所有程序,才把玩具送給有需要的兒童。在銀行「倉庫」現場所見,部分交來的玩具仍未拆開。
包秀怡建議捐贈的玩具最好約八成新,乾淨齊全,可正常運作,並連配件包裝妥當。此外,毛公仔或易碎、含化學成份、不符合安全標準,和帶暴力意識(例如玩具槍)的玩具,玩具銀行一概不接收。
對小朋友來說,玩具從來不會嫌多。不過,家境較差的兒童則往住一物難求。所謂:「施比受更為有福」。家長不妨鼓勵子女學習分享,把家中不合用但仍然簇新的玩具,捐給香港基督教青年會的「玩具銀行」。參加計劃的基層家庭兒童每人都會獲發存摺,只要每月品行「達標」,便可到玩具銀行挑選玩具以作獎勵。
為了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兒童,香港基督教青年會與香港郵政首次推出「愛分享‧玩具收集行動」,有意捐贈的市民可於12月31日前,把玩具交到14所指定郵政局。
良好行為 兌現獎勵
家住東涌的單親媽媽陳女士,兩名女兒分別五歲和三歲,都在玩具銀行開了戶口,有自己的存摺,記錄各自的成長目標,例如不爭吵、字要端正、幫忙做家務等,只要每月「達標」,由媽媽簽名確認,便可到玩具銀行「提取」心儀玩具。
陳女士說,姊妹倆每月的大日子就是到玩具銀行。那個僅約二百呎大小的活動室,展示了過百件玩具,款式包羅萬有,對她們來説跟真實的玩具店沒兩樣。
小姊妹做了銀行會員已兩年,品行一直良好,成功「兌現」了近50件玩具,包括女孩子最愛玩的「煮飯仔」、洋娃娃,還有積木、電子音樂盒、迷你桌球和滑板車等。
陳女士說:「買玩具很花錢,玩具銀行讓我省下這筆開支,我覺得很幸運。」她表示,這種獎勵方式,也有助她管教女兒。
包秀怡是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東涌中心主任,是玩具銀行的負責人。她說,以存摺換取玩具的構思,是避免受助兒童覺得被人施捨。該計劃希望注入正面的價值觀,鼓勵參加者培養良好品行,以玩具作獎勵。
玩具滿屋 學習分享
玩具銀行對受惠者和捐贈者,都是很好的教育過程。
陳傲和陳哲這對小兄弟,一個五歲,一個快三歲,家中玩具堆滿客廳,估計有過百輛玩具車、約80個超人模型,還有積木、模型、拼圖、玩具樂器,林林總總,不少由親友送贈。為了讓兒子學懂與人分享,當中學教師的陳伍穎琳,決定將部分玩具捐給玩具銀行。
陳太說:「我說要捐出玩具,他們的反應都很大,大聲嚷着『不可以』,尤其是弟弟,覺得自己的東西被人奪去。」她於是耐心向兒子解釋,說家中玩具太多,部分仍然簇新,但已漸漸被遺忘,或已經不適合他們的年齡玩。
「我讓他們知道自己身在福中,希望他們學習與人分享快樂,也就是將玩具轉送給其他有需要的小朋友。」最後,陳太終於成功說服兒子,把玩具車和認字拼圖等送到郵局的收集箱。
郵局收集 反應踴躍
玩具銀行於2009年成立,至今發放近20,000件玩具,受惠的基層兒童超過2,000名,年齡均在12歲以下。
為響應「家是香港」活動,香港郵政主動提出與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合作,首次推出「愛分享‧玩具收集行動」。市民可於12月31日前,把玩具交到14所指定郵政局。
負責人包秀怡指出,市民反應踴躍,收到的玩具較預期多兩至三倍。自11月4日至今,由香港郵政交來的玩具已超過40,000件。社區中心義工負責檢查、篩選、清潔和分類,完成所有程序,才把玩具送給有需要的兒童。在銀行「倉庫」現場所見,部分交來的玩具仍未拆開。
包秀怡建議捐贈的玩具最好約八成新,乾淨齊全,可正常運作,並連配件包裝妥當。此外,毛公仔或易碎、含化學成份、不符合安全標準,和帶暴力意識(例如玩具槍)的玩具,玩具銀行一概不接收。
回應 (0)